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交大要闻 > 正文

【人才强校主战略系列访谈】杨长卫:“竢实扬华,自强不息”育我成才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4/03/03 09:24:00 点击数:

 

我叫杨长卫,土木工程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下面我将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阐述学校这片沃土是如何培养我,如何育我成才的。

到2013年底,我发表论文共30余篇,其中SCI期刊文章8篇(含复审后修改),EI有17篇,在国内岩土工程的权威性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中沿同一研究方向连续收录7篇。另外,编写软件1套,参与编写著作1本,2013年参与两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测设备研发,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获得了十余项个人奖励,其中,2013年上半年获得了面向全球仅八个名额的“刘恢先地震工程奖”。2013年下半年获得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最高荣誉“竢实扬华奖章”,2013年和2012年连续两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获得校优秀研究生标兵,2011年获得了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的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另外,还受到学校“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创新基金”和“优博论文培育项目”的连续资助。发表论文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位,需要注重国内外同行专家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确良评价。在我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有一篇得到了世界岩土工程领域权威性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的好评,其中一个审稿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岩石边坡地震稳定性方面的一个突破,可以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另外一篇也受到了世界岩土工程领域高级别期刊《Engineering Geology》的好评,审稿专家一致认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有意义的,对杂志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刘恢先地震工程奖是为纪念我校杰出校友地震工程之父刘恢先院士,由中国和美国联合设立的,在世界地震工程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该奖设立十年以来一直被清华大学、中科院地震局以及国外名校垄断。我校是西南地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学校。

饮水思源。自己的成长除了需要坚持勤奋求实,潜心学术研究之外,还需要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高级别科研平台和高级别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及高水平导师的培养和团队的鼎力支持。

近年来,学校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使我们潜心学术研究,制定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将原来的每人每月1500元、1200元、1000元分别提高到3000元、2200元、1600元,保障了我们基本的生活条件。建立了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严把质量关,进一步保证了学位论文质量。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实施“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创新基金”、“优博论文培育项目”等层级式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塑造优秀人才的氛围,增强我们的创新意识。

2011年,我有幸参加学校和研究生院组织的第二届轨道交通拔尖创新人才赴欧洲的考察交流活动,参观了两年一次的世界轨道交通成果展,访问了世界铁路联盟总部(UIC),对德国 ICE高速列车检修基地及柏林中央火车站进行了技术考察,拓展了国际学术视野,对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新理念、新科技、新装备有了全新认识。

除了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校的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高级别平台还为我提供了科研训练的舞台,“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高级别项目为我科研实战提供了难得的科研机会。高铁建设、西部公路交通建设以及水电建设等高级别科研项目,开阔了我的科研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

高水平导师的指导和培养也是促进我成长成才的关键。我的导师张建经教授在海外求学10余年,长期从事岩土工程抗震方面的研究。导师每天早晨到工作室的第一件事总是问“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如果有,则会针对问题开展讨论,尽可能当场解决。由于我们团队的工作室比较集中,导师的工作室与团队工作室相邻,每次遇见问题,导师能迅速召集大家进行研讨。另外,在导师大力推动下,我们团队每天考会有Tea Time,以营造宽松的学术气氛,促进团队之间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及时调整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每个项目研究前,导师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要多查阅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文献,刚开始比较困难,但是通过导师不断鼓励,我已养成良好习惯,这为我后续撰写英语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大多数研究成果是和团队一起完成的,在开始大型模型试验之前,总要进行方案讨论,从工作室到实验场,从白天到夜晚,大家反复研讨,力争细化、完善试验方案。周末、月末、年末,导师带领我们团队开展学术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团队整体的科研协同能力。科研的同时,团队还组织有意义郊游活动,在大自然中,劳逸结合,陶冶情操,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自满、自傲是科研的天敌,研究生刚入学时,因考研成绩高,我获得学校“博士生新生入学一等奖”,我对攻博、对科研充满憧憬,充满激情,认为自己有能力轻松学习,是搞科研的一块好料。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我才真正认识到科研的道路其实是不是平坦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严峻得多。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把第一篇学术论文给导师,导师看后评价说“全是废话”,第二篇论文被导师反复修改了八次之多,接二连三的反复修改,让我彻底认识到考研成绩高与科研能力强并没有相等关系。

导师对我不放弃、不抛弃,在他鼓励和帮助下,在我自己不断反思下,我认识到:仅有的知识沉淀还远远不够,更不能急于求成、目光短浅。要想有所成就,必须立足长远,持之以恒,勤奋努力。于是,我制订了自己的补救计划,开始默默无闻、只求耕耘,不断积淀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不管是过节、放假,我每天坚持早8点、晚12点单调的“两点一线”的生活,甚至大年初二就坐上了回校的火车,这一坚持就是四年。勤奋是一种习惯,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默默沉淀的过程中,我还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参研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项目,借助学校提供的多学科科研平台,主动扩大知识面,与多学科人才进行交流,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不断尝试多学科融合,实现交叉创新,注重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持之以恒地付出,总有一天会收获。经过四年的努力,团队已开展了大量的离心机试验、振动台试验以及现场试验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SCI期刊论文10余篇,EI期刊论文20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成果是对每一位辛勤耕耘者最好的回报。

知无涯,研无境,四年科研历程历历在目,充满欢笑、充满泪水、充满心酸,也充满喜悦,这些只有那些潜心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为至身追求的人才能深刻体会。万丈高楼平地起,学校是我成长的基石,“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更不断激励着我,感谢母校政策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的高级别科研平台,感谢导师的悉心培养和团队的鼎立支持!

作者:杨长卫     责任编辑:陈姝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