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中的国际化因素涉及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我校自建校伊始,便一直秉承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不断内化提升校内师生的国际化水平。概括地说,老交大不仅有着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而且有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的学生留学计划。本文暂就这几个方面,作以简要的阐述。
一、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几所大学之一。由于创校时期,国内并无可借鉴学习的新式办学范例,故办学模式以学习西方为主。
在招生过程中,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以中学毕业生为主要招考对象,十分注重学生的英文和算学成绩。教师主要依靠外籍教师,且多从国外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或学有所长的留学归国人员中选聘。学堂学制设定为3年,并开始了分年级教学的教学体制;培养目标与欧美工科大学类似。教学方式也比较灵活,理论和实际并重,既注重基础理论,又重视联系实际,学生要参加工地现场实习。而且在学生中提倡着短衣,参加体育活动;提倡课外阅读与学生自学,学风自由而严谨。这与封建的旧式书院式教育迥然不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这套国际化的办学模式,远早于清政府于1904年颁发的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普遍实行的现代化模式的“癸卯学制”,因此可以说,我校的办学模式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办学模式。除1914年10月5日,交通部颁发《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规则》,将我校学制延长至4年外,其他各项基本办学模式一直延续下去,成为老交大长期“蜚声中外”的重要保障。
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我校自创立伊始,便突破封建传统教育的桎梏,学习欧美工科大学,制订了先进、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现存的大陆地区最早的大学毕业证——张孝基毕业证可以看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课程有:中文(包括散文、伦理)、算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求积法、三角、解析几何及微积分原理)、物理(普通物理)、力学(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及流体静力学、工程及材料力学、机械及结构设计)、制图、放线及土方设计、铁路曲线、道岔、道口、普通测量及水平测量、机械(包括机械原理、工程机械设备)、铁路工程(包括路基、桥梁、涵洞)、体操(包括操练、器械运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中文科外,其他科目都用英文讲授,并且采用国外著名大学的教科书和参考书。这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前我校的惯例。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914年颁布的《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规则》,我校学生除学习英语外,还必须学习第二外语(德语)。
在1910年重新修订4年制课程表时,我校又增添了毕业论文教学环节。4年级本科学生必须撰写并通过毕业论文才能毕业。用于指导、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每周课内不少于6学时。这项决定意义深远,它促使课程学习同研究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唐山路矿学堂是中国高等学校设立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最早的学校之一。
由于我校在办学模式上,按照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模式,在教材选用上参照康奈尔大学工科课本,全部原版英文教材,加之,自1916年以来,茅以升等校友在美国尤其是康奈尔大学所产生的影响,使美国许多大学的研究生院对我校所送学生成绩均予承认,是故国外对本校渐有“东方康奈尔”之称。
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历来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在铁路学堂奉准开办时,吴调卿便委托金达从英国伦敦聘请史卜雷(E.Sprague)为总教习,但因路途遥远,史卜雷于1897年2月方才到达。为了能够尽快开学,路局从唐山附近的开平武备陆军学堂聘请德国教习沙勒(Schaller)为临时教习,并主持招生。1905年到校,并设计建设唐山校园的总教习葛尔飞(D.P.Griffith)也是英国人。据档案馆馆长张雪永教授统计,截至1921年7月,我校共聘请外籍教师21人,其中1910年以前,多聘英人,而之后,则以美国人为主。这些外籍教师多毕业于国外名校,或是有着丰富专业相关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国外专家,均担任工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他们为我国早期铁路工程人才和我校早期教师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自1910年代始,学校亦开始高薪聘请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的中国人。我校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五老”——罗忠忱、伍镜湖、李斐英、顾宜孙、黄寿恒分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美国纽约州伦塞勒工科大学、美国纽约州叙拉鸠斯大学、康奈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1919年出版的《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杂志》亦记载,机械工程教授P.Eaton先生因脑病辞职归国,我校就改聘了中国人罗英俊先生继任。“罗先生籍隶广东,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士,曾在美国Westing House Electric & Mfg.Co.及American Locomotive Co.工作五年,对于机械工程一门,富有经验。吾校庆得此人。”由此可见,我校选聘留学归国人员担任我校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而这些选聘进来的有着留学背景的中国教师,则逐渐成为我校1920年后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
四、国际化的学生留学计划
我校从1911年始,便开始挑选学习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出国留学。留学方式既有官费、亦有自费。自1918年由章宗元校长呈奉交通部核准,每届毕业生中成绩最优者二名,可以公费出国深造。自1919年开始,因经费不足而改派一名。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抗战期间,本院毕业生(包括肄业),除少数以庚款报送出洋留学者外,各省机关以及自费出洋者颇多。据《校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和《校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记载,新中国建立前我校共派遣留学生170人,以留学美国为主,兼有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这些留学生中的很多人,如茅以升、黄万里、朱泰信、罗河等,均选择毕业后归国报效母校,成为我校国际化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另外,他们中的很多人,如林同炎、林同骅、何杰、庄俊、林秉南、陈能宽、姚桐斌等,均成为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为提高我校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的来说,我校国际化办学之路起步早、发展快、影响大,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内化为我校发展的核心理念。老交大历史上的“国际化”既是今天我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渊源,又对今日“国际化”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个人简介:
崔啸晨,(1986、3——)女、汉族,山东泰安人,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校史办公室助理编辑,香港中文大学比较及公众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