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西南交大举办“国赛一等奖教师示范课观摩”活动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日期:2023/11/24 09:17:04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为启发教师教学灵感,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作为学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辅导环节,11月21日下午,“国赛一等奖教师示范课观摩”活动在犀浦校区X4243举行。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等组委会成员单位特邀第六届全国高校青教赛文科、理科、工科和思政组别的一等奖获奖教师——山西大学黄孝东副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张红光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宣湟副教授和浙江大学赵坤老师,为我校教师带来了示范课展示并围绕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等,进行了经验分享。

在“什么是应用人类学”节段中,黄孝东从问题入手,用“天时、地利、人和”梳理人类学的学科背景和发展脉络,通过非洲人选择传音手机的实例,步步为营,层层推理,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应用人类学的内涵、课程伦理和学科关照。随后,黄孝东以自己的课程为“麻雀”,分享了国赛教学节段的形成过程。给出“段不如句、句不如点”的PPT制作48字口诀后,他解析了如何做到“内容为王”“组织为天”“表达为地”:应紧扣教学大纲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选择有趣有料、能展现知识传递性和科学研究性的授课内容;合理运用起承转合进行逻辑架构。接着,他分享了在板书设计、思政融入和课堂互动方面,如何体现教学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最后,他用“真、情、改、常”概括了教学反思的核心要义,并通过六大“教学之问”促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内省”。

张红光带来的是“大学物理”课程“圆孔衍射”节段的教学示范。他用中国“天眼”的探测能力,引出圆孔衍射这一光学现象。他从虚拟仿真的视角,运用图片演示,为学生解析艾里斑、透镜和发光物点间的几何要素关系;然后通过层层递进的严密推导,得出瑞利判据,描绘出以“已知现象”求“未知原理”的路径图。举例式的讲解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张红光在竞赛经验分享时,详细解读了竞赛评审指标,他建议,教学设计要坚持“内容为王”,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和学术前沿知识有机融入,充分运用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实现“讲懂教会”。

活动下半场,赵坤带老师们重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一起学习了“英雄与群众:谁在创造历史”节段。他由浅入深地讲解了英雄史观的内涵和唯物史观的流变。针对“英雄和时势,谁造就了谁”这一历史命题,赵坤结合疫情保卫战的胜利,讲解了杰出人物与普通个人如何做到有机统一。思政课课堂教学魅力如何打造?赵坤给出的答案是吸引力、穿透力和感染力的三维呈现。其中,增强吸引力,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穿透力是把握教学内容的关键,要求老师们厚植学理基础,把握问题逻辑,铺排问题链,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学有所信。而感染力是教学厚度的重要体现。赵坤认为,教师要外在完美和内在人格力量协调统一,实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浸润。最后,他结合自身经历表示,获得成绩的必要因素是提前准备,全情投入,整体着力,力争完美发挥。

宣湟示范的是“绿色建筑学概论”课程中的“自然采光”节段。他利用情境创设法开展教学,以本土建筑的窗户设计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深入讲解采光设计如何对朝向、尺寸和控制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借助热致调光玻璃教具演示,他给出了运用采光模拟软件,对大进深办公室进行采光设计的优化策略,并引导未来建筑师们思考如何赋予建筑自然的力量。在经验分享环节,宣湟介绍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在他看来,教具可以为学生创造某种体验和记忆,而不仅仅是视觉呈现。他让在场老师用“点菜”的方式,从13个竞赛点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要点,然后一一解答了他们关于科学性、情感表达方面的困惑。关于如何选择参赛课程和教学内容,宣湟结合国赛抽中的节段,建议参赛教师从“适合”的角度,综合逻辑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启迪性和情感联系等方面,来确定教学节段。

四个小时的观摩活动充满着哲学思辨力和逻辑的严谨性,四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和反复磨课的艰辛过程体现了他们在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课堂授课等方面的精心与用心,还展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对教学的深深热爱。老师们用“酣畅淋漓”和“赞叹不已”形容自己的感受,他们表示,将把参加活动的感悟和收获运用于参赛过程和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让所教的学生更加受益。

此外,三位校外一等奖教师还分别受邀,到公共管理学院、物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相近专业领域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作者:梁慧颖 刘娄 唐秀军 摄影:梁耕乐 闫灵洁   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