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对于机械工程学院的罗大兵老师来说,在三尺讲台授书并不能使他满足,扎根于实验室,推动创新实践教学发展也是他的驻足点之一。他关注教育,重视创新,并强调将创新思维付诸于实验室实践,他的创新实践为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注入了一股别具一格的活力。走近罗大兵老师,在他那温润如玉的谈吐间,我们感受到了一颗迎难而上、积极推动实验室创新实践教学的拳拳赤子心。
打造创新实验室,致力实践教学发展
谈及实验室建设的初衷,罗大兵表示,目前传统课程实验教学偏向于验证型实验,缺乏学生创新实践环节,与当前新工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不符,所以机械学院近年来持续推进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的建设,增设相应实验设备,完善整体教学安排。作为实验室负责人,罗大兵认为实验室工作有两个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第二是保证实验的安全性。相较于传统验证型实验,创新型实验通过项目驱动,以作品的创意、设计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学生自主发挥空间较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罗大兵提到,实验室采取了按不同功能分区管理、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值守、安装监控和指纹锁等多种措施,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以及设备使用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实现实验室向学生的全面开放。
创新教学方式,开拓实践教学
在罗大兵看来,机械基础教学本应该与实践紧密结合,但目前国内机械基础教学偏向于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罗大兵及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改变机械基础教学现状,通过吸收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经验,在机械专业创新性地开设了CDIO项目式实践课程。这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最早来源于他在利兹学院的教学经历,“我在利兹学院开设了设计与制造2这门课,这门课虽然持续时间为一年,但是实际真正在教室上课时间只有十几个学时,剩余课时全部用于做3个实践项目,我们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要完成将一个作品由方案到设计、制作,再到运行起来的全过程。”但是在机械大类开设这样一门实践类课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学院面临着资金、场地、人员安排以及教学设计等多重压力,但不管有多困难,不怕有多麻烦,碰到难题就下决心去攻克,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最终在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成都市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以及院校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下,结合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场地条件,打造了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并于2019级培养方案修订时增设了“机电综合设计实践”CDIO项目式实践课程,使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覆盖机械专业全部学生。
传承恩师理念,接续教学之路
“我的教学理念得益于我的恩师吴鹿鸣教授,吴老师一直都强调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视本科阶段的教学。”谈及自己的工作理念,罗大兵很是兴奋。吴鹿鸣教授是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据罗大兵介绍,吴教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致力于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并牵头申报获批了我校首个国家级工科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耄耋之年仍躬耕于讲台,一生钟情于教学,一生致力于创新。“我会沿着吴老师的这条教学之路坚持下去,把创新教学这条路走好!”罗大兵一直铭记恩师的教诲,激励和指导着一批批学生参加科创竞赛,并与团队其他老师将多年科创指导经验进行总结提炼,针对八个国家级科创竞赛录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课程》八门慕课,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科创指导。
“我希望能将目前开设课程做好、做强,在未来也希望实验室能够支撑更多课程的项目式改革,同时将创新实践实验室建成为学生科创实践共享的新平台。”这是罗大兵对创新实践实验室发展的期许,也是他未来的行动方向。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不断探索科研前沿,开展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并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同时,他的教学和指导方式也将成为学生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