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巨灾的出现往往都是学科发展、产业调整、社会转型的重大契机。” 在日前举办的“西南交大多学科应对日本大地震”软科学沙龙上,西南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蒋葛夫表示,从多学科的角度对日本大地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此次软科学沙龙会聚了地质、抗震、能源、灾害链、安全工程、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20余名专家,以期从不同角度透视日本大地震,加强西南交大软科学与硬科学的结合。
研讨会上,土木工程学院防灾减灾研究所教授姚令侃主张对灾害进行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灾害链效应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核物理以及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他建议,增强铁路防灾研究,建立既有线路的防大灾体系。同时,加强对正在施工建设的路线,包括高铁的灾害链研究。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巫锡勇指出,在经历汶川和日本两次重大灾难后,我们应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对我国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地震震级。二是对划分出的地震带进行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评价,进而对地震可能引起的次生灾害类型进行分析。三是加强各种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同时,加强相关地震、地质的科普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国华希望,从社会、工程两个角度加强“风险管理”学科的研究。“工程技术系统本身是脆弱的,应多加强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的研究。”他建议,从更高更宏观的角度把工程技术和软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互相促进,保证工程系统的整体安全。
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谭永东教授则从能源政策与能源技术的角度谈论了日本地震带来的启示。他指出,能源等技术政策的制定及其安全评估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深入研究,更要探寻民意,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建议从多学科的角度开展以节能和新能源利用为核心的绿色交通系统的研究。
“一次巨灾必然汇集多学科的研究力量,也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期待有机会与日本以及各国同仁合作进行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