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科学时报·大学档案 “西南交大校史回眸”栏目:略谈老唐山交大人与学号

来源:新闻中心记者团 日期:2011/05/26 09:53:47 点击数:

 

略谈老唐山交大人与学号
 

 
唐山交通大学全景
 
郁迎庆 冯继安
 
1996年5月15日,西南(唐山)交通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成千上万的校友,带着魂牵梦绕的思念从海内外回到了母校。尽管这里的校舍、这里的景色都已换上了现代化的色彩,这里是一座飞来的大学城,一切都是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大家的面前,但是这里的一切:这里的气氛,这里的建筑物名称,明诚堂、眷诚斋、扬华斋、校友厅,这里的老教师们,都是那样地令人感到亲切、熟悉、温馨。校友们徜徉在校园之中,环视一切后,自然地产生一种游子又回到母亲怀抱的轻松而愉快的柔情,他们在心底呼喊着:“母校!我们又回来看望您了!”
 
在校史展厅门前,我们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校友在签名处签名。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在签名册上写下的第一个字,并不是汉字,而是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然后才是他们的姓名。原来他们是在写上学生时代的学号。“学号”这个名词,几乎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只要你当过学生,在你一年级入学注册时,学校为便于教学管理,都会按学生注册的先后给一个编号,这就是你的学号,只是一般人对它根本不在意,更谈不上把它记牢。但是在西南(唐山)交通大学却有这么一些校友,尽管他们毕业离开母校已几十年、甚至半个多世纪,他们或已年过花甲,或已年逾古稀,或早已步入耄耋之年,他们对一生中经历的许许多多事情可能早已忘怀,但他们却从未忘记过母校给他们编的学号,他们无论是在给母校写信、写文章,还是在签名留念、校友聚会时,都会很自然地在写自己的姓名之前注明自己的学号,如1935年入学、于1939年毕业的校友史而毅写了一篇题名为《纪念茅老师》的文章,在他的名字前就写上了学号A898;又如B358丁绍祥是1939年入学、1943年毕业的;C891阚铎是1947年入学、1952年毕业的校友,他们写给母校的文章里落款时都注明了自己的学号;再如1933届校友于1993年毕业60周年之际,在北京举行庆祝活动时,他们出席会议的11人,都是依注册号数(即学号)排列姓名的……像这样牢记当年大学时代自己学号的人,在这里并非个别,而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老唐山交大人。
 
为什么这个群体对他们的学号如此情有独钟呢?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在此简述一下老唐山交大学号的编排情况,以及学号对每个学生的重要性,大家也就自然明白了。
 
西南(唐山)交通大学早在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当时校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从1897年至1900年共招收学生90人。1900年山海关校址受到八国联军的摧残,当时学号未曾保留下来。1905年清政府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命令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局立即着手恢复山海关铁路学堂,随后又决定将学堂迁往唐山,并于当年开始正式在唐山建校。1906年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处登报招生,因校舍尚未竣工,招来的学生暂住天津。1907年1月唐山新校舍大部分就绪,新生才陆续从天津到校注册。为便于对教学进行管理,学校重新按新生入学注册的先后次序从1号开始编以阿拉伯数字,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号。例如:学号为1号的学生,就是1907年入学注册、1911年毕业的简焕文。以后,每年入学新生注册学号不分学年、系别或插班等情况,一律连续往下编,编至1000号,从1001号开始,为简化数字,在学号前冠以英文字母A,编号为A1、A2……A1000。此后,每满1000号依次换一个字头,又从1开始,编为B1、B2……B1000,以此类推,1951年已编到E字头。1952年新生学号取消E字,以“5”字代替“E”字,顺序号仍连续下去。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凡学号为1~100号以及带A、B……E字头学号的学生,都是1905年在唐山复校后至1951年之间入学的,即所谓的老唐山交大人。
 
西南交通大学在唐山复校初期,不仅总教习(教务长)葛尔飞是英国人,所有教师除教国文课的是中国教师外,其他教师都属外籍;学堂布告一律使用英文;在课程设置方面,其课程表(相当于现在的教学计划)基本上与同时期英美同类大学一致。1912年以后,学校教授中虽逐渐增加了中国教授的人数,但按照学校的传统习惯,仍采用英语教学。学校在强调学生中文水平的同时,特别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当时除国文课外,无论本国或外籍教师讲课,几乎多半都是用英语讲授,凡英语课及用英语讲授的课程,一律用英语回答。课堂点名只叫学号,笔试用英文答卷,试卷上只需写自己的学号,不用写姓名,如果忘了在试卷上写学号,就算交白卷。学校公布考试成绩也只用学号。总之,师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教学活动,无不与学生学号紧密相联,在这里,学号真正成了与每个学生形影不离的伴侣。每个学生不仅牢牢记住了自己的学号,甚至连其他同学的学号也能记住,因为老师在课堂提问时,有时叫学号提问完第一个学生后,再提问另一个学生就不再叫他的学号,而是说“next”(即下一个学号),如果你没有记住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学号,这时“next”已轮到你,你还呆若木鸡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知道,那就要闹笑话了。
 
几十年来,老唐山交大在课堂上重视用英语讲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习惯使用学号的传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夕。所以老唐山交大人对学号情有独钟的这份感情,也是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