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时节,我校2012级将迎来本科生、研究生共计900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124名,博士研究生363名。8月28日,2012级迎新工作全面展开,2012级新生可在由学生工作处牵头,各学院统一布置的迎新通道中一站式完成所有报到手续。研究生迎新点除了艺术与传播学院和建筑学院在犀浦校区外,其余均在九里校区詹天佑体育馆。本科生迎新点设在犀浦南区一、三宿舍楼之间和北区校车站旁。
早准备,早谋划,新生入学报到有条不紊
为了更好的保证新生顺利入学,学校在暑假前向相关部门统一发送了通知,各个院系充分做好迎新准备。作为迎新第一站,学校特地在火车北站及火车东站设立站前迎新点,组织专车接送新生及其家属,由机械工程学院与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志愿者组成的迎新队伍负责为来自四面八方的交大学子和家长提供热忱服务。26辆迎新校车每天从4:00到24:00,不间断往返于火车站与犀浦校区,以确保新生顺利到校。
随着迎新校车的开进,一批又一批的2012级新生和家长抵达了交大校园。各学院于迎新通道中开展迎新工作,从6:00到24:00安排人员轮流值班,完成新生信息登记、一卡通发放及入学资料袋发放。在迎新通道的最末端,学生工作处设立“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咨询点”,办理新生缓缴学费手续。
为了培养新生独立性,今年学校在一号教学楼一层的新生注册区及校医院体检区外设置了家长休息区,倡导新生独立完成体检与注册。新生们手持录取通知书,自觉排队进行体检注册,现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秩序井然。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新生完成注册,学生工作处在注册区特放置了复印机,为新生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录取通知书等新生注册资料免费复印服务,免去了新生为复印资料而往返生活区与注册区的奔波,展现了学校“以人为本,学生第一”办学理念。
热情高,不怕累,志愿服务暖人心
穿着各学院自制的院服,脖上挂着迎新工作牌,迎新的志愿者们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为新生拿行李,讲流程,做引导,一个个迎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彰显着交大这所百年老校的人文魅力。
为了更好地协助新生完成报到的一系列流程,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和校区、各学院学生会都会设置咨询点,同时,火车站专程设置了迎新点迎接新生到校。早晨6点,各志愿者们在各自学院的咨询点严阵以待,为新生答疑解惑。在各个学院的咨询点,志愿者会帮助新生找到其所在班级,填写相关信息,并讲解注意事项,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为新生指导着入学报到流程,为家长解答着各种疑问,帮新生搬大包、小包的行李。八月的炙热丝毫影响不了志愿者们接待新生的热情。志愿者们的不怕苦,不怕累使得迎新工作尽然有序的进行着。
来自2010级机械学院的大三志愿者王同学表示,“大一的时候我也一样受到学长、学姐们的热情接待,我大二、大三都参加了迎新,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我们有的志愿者就是为了参加迎新工作,所以提前回了学校。”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得到了家长和新生们的一致好评,从湖南娄底来的张先生坐了近20个小时的火车,凌晨四点来到成都,“没想到那么早就有交大的学生在火车站接我们,我们真的是感到太意外了,这个学校的管理和服务都太人性化了,我觉得自己的儿子没有选错学校,我希望将来他也能像这些高年级同学学习。”
送关怀,想周到,绿色通道来助贫
绿色通道是我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特别设立的通道。在这里可以领取到助困套餐,还可以办理缓交学费等的手续。我校的绿色通道为许多家庭困难的学子搭建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通道,为许多贫困学子送去了温暖和关怀。身穿统一绿色服装的老师、同学们为新生们提供最全面、周到的服务。新生绿色通道入学申请流程包括表格填写、学院审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报到与注册四步程序。走近绿色通道,迎接新生和家长的便是工作人员的微笑与关怀。从宣传卡片到学生之组工作剪影,从行李券到新生“助困套餐”再到“绿色通道助困套餐”,无不彰显着学校对新生的关怀。
据了解,本科生“绿色通道助困套餐”包括赠送一些毛巾、牙膏等日常用品,研究生助困套餐包括500元特困补助、300元伙食券、《竢实扬华自强不息》书籍以及一封致新同学的信。套餐旨在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困难学生进行双重抚慰。在物质上,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日常生活得到保障,让其能够安心学习;在精神上,让其了解百年交大的光辉历史,传承“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助困套餐”是我校设立的“绿色通道”中的资助项目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为暂时无法筹措到学费的新生办理“缓交学费申请书”,新生凭“缓交学费申请书”即可报到、注册;同时,还为新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及办理程序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勤开发,增效率,数字化迎新彰显现代办学水平
今年,我校将有本科生、研究生共计9000余名,如此大的工作量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还多亏了我校的数字迎新系统。为提高新生报道及入学流程办理的效率,搭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去年校办、网络中心与各部处联合开通了“迎新网”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从西南交通大学的主页链接进入迎新网,对新生报到情况进行登记。与去年相比,今年我校强化了宣传力度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假期来临前便将任务分配表下发至各部门,在各部门的统筹协调下,迎新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此外,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在迎新开始前还组织开展了“数字迎新系统操作培训”,迎新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学院—校医院—学生处—财务处—研究生院—保卫处—研究生院—保卫处—组织部的顺序依次对新生报道进行登记。通过对迎新系统地熟练操作与掌握,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只需输入该生通知书号或学号,便可检索出报名新生的基本信息,核对之后点击“通过”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此一来,既减少了新生们等候排队的时间,便捷化的服务也赢得了广大新生们地赞叹。与此同时,我校今年还特别加强了迎新系统的统计功能,通过该系统就能清晰地看到当前报道总人数、已通过报名人数、未处理人数等一系列相关信息,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