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微笑话剧团年度大戏《暗恋桃花源》上演

来源:新闻中心记者团 日期:2015/05/31 10:00:00 点击数:

 5月29日晚7点,由西南交大微笑话剧团主演的话剧《暗恋桃花源》在犀浦校区二食堂三楼上演。此次演出是我校2015国际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青年学生接受戏剧艺术的熏陶。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先生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剧目,以奇特的戏剧结构和悲喜交错的观看效果闻名于世,在台湾和大陆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至今为止演出的剧组也不计其数。这部话剧在各种演绎下,真正地表达出了“一方小舞台,万千大世界”的艺术效果。

该剧故事很简单:“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此彩排的合约,遂发生了对舞台的争夺。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是按照《暗恋》剧组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东北青年江滨柳因战乱在上海邂逅美丽纯洁的云之凡,两人相爱,但又因战争不得不被迫分开,此后两人又不约而同地逃往台湾躲避战争,但两人对彼此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从而苦恋四十年,最后两人终于相见,此时江滨柳已然病危。

 

《桃花源》是一出古装喜剧,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底本,重塑了一个喜剧故事。武陵人渔夫老陶,其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缘溪行,发现桃花源;入桃花源后,遇见的人还是春花和袁老板,但又似是而非,三人度过愉悦的时光;老陶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但家境破败。

 

正是这悲喜交错的舞台剧幕,展现出了台湾当时的种种生活情态,展现了大千世界的万千现象。

“暗恋”以浪漫的爱情场面开场,给人一种和谐的美,同时也为悲剧奠定了基调。江滨柳和云之凡皆因战争而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相遇上海。“回家”勾起了江滨柳的思乡情结和爱国之情。

当这种“悲”正在随剧升华的时候,“桃花源”剧组插足进来,让“悲”转换为“喜”。然而两个剧组的争执不休,幽默的情调,戏剧性的变化并非真正的喜,老陶滑稽的动作,带进一种喜剧风味,春花与袁老板的出场更是将喜的浪潮推向更高点。面对这种悲,老陶被逼离开,像陶渊明一样去寻找世外桃源,寻找心灵和精神的慰藉。淡蓝的灯光逐渐变为淡黄,由晨光开始,老陶便不惧激流,带着寻找“大鱼”的希望向上游撑去。

当这种悲在喜中快让观众忘却的时候,编剧便让这一幕嘎然而止。“暗恋”剧组打断了喜,重新回到悲。从悲情的二胡声中将观众又一次延续着悲,不能忘却。下面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呢?江滨柳病重于床,云之凡送的围巾再度勾起他的遗憾和痛苦。然而无知而纯真的护士与江滨柳格格不入的对话,又引起一幕闹剧,闹后依旧是一种悲。

老陶继续撑船而上,继续寻找有“大鱼”的地方,这“大鱼“便是他所追求的“桃花源”。然而这并非他真正的“桃花源”,他要回去找春花,把春花也带到这个地方来,这才是他想要的“桃花源”。可是回到武陵,春花和袁老板已成家生子,他的“桃花源”又消失在那江水的尽头。

“暗恋”与“桃花源”两剧组同上时是全剧的高潮,是混乱的高潮,同时这也是悲喜结合成悲的高潮。

 

全剧情节跌宕起伏,时而让人哈哈大笑,时而让人陷入沉思。现场掌声不断,气氛活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王燕 摄影:赵旭     责任编辑:夏小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