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访省创项目之“都江堰国际论坛”口笔译术语库建设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5/05/18 15:38:00 点击数:
       为充分挖掘同学们参与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同时希望为学校教务及相关部门未来在创新创业方面实现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务处创新创业俱乐部特挑选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并对其进入深入的报道。本次访谈的项目是“都江堰国际论坛”口笔译术语库建设。项目成员分别是王妍、戚雯倩、丁倩倩、赵晓慧和沈琴怡,项目指导老师为外国语学院林娜副教授。
      “文字资料实在太多了,录入资料的那段时间真的不忍再想。几台电脑连续几天不能关闭,一旦关闭就得重新录入数据。”访谈伊始,项目组的成员们就纷纷“吐槽”到。记者了解到,“都江堰国际论坛”口笔译术语库建设项目主要搜集自2010年起连续三届论坛的相关新闻、介绍、背景、论坛会场指南、论坛出版物、论坛共识、论坛语音材料,进行内容的梳理和词汇的整理,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利用翻译软件对词汇和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处理。最后整理成文,并请论坛主办方提出意见。
       尽管从拿到资料到熟悉资料、从引入软件平台到熟练运用软件平台,从誊录数据到最终出来成品,中间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成功实现把相应的资料做成对应的语料库和数据库,能为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我们做什么都值了。”据项目负责人王妍同学介绍到,本项目的特色及创新点体现在:项目成员都是由本科一年级学生组成;项目是少有的语言翻译类的以实用型实践型为主线的探索;项目的对象是成都市本地的大型国际化论坛,很有地方特色;项目模式是将对三届的信息进行整合、梳理,总结出以往极有价值的术语及表达方式,形成一套系统的、崭新的术语资料,建设出与众不同的“都江堰国际论坛”口笔译术语库;项目在术语库建设中要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有前沿型和高科技成分。
      “都江堰首届国际论坛于2010年四川都江堰举行,旨在加强国际和区域间的合作,并支持和促进国际组织在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在于交流讨论目前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在国际和国内都具有重要地位。”丁倩倩介绍到。鉴于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教育人事前来分享教育信息以及研究成果,包括英国、新加坡、韩国、芬兰等,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的重要成员,而每届论坛的相关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都会记录管理。因此,项目组就准备着手于一个“都江堰国际论坛”口笔译术语库的建设,为将来参加论坛的相关人士——无论是参会的国际国内嘉宾,还是参与论坛资料翻译的工作人员,尽可能的提供翻译上的便利。在帮助促进信息更好交流、翻译更加统一规范的同时,将这个论坛所提出的各种先进教育理念、方案等推广给更多关注关心最新教育资讯的人士。 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希望能通过推广这个术语库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成都,传播城市文化内涵,树立国际化的城市形象;通过向各国参会人士展示成都的文化底蕴和成都人民对于教育的关注,来传递城市精神文明。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得到了从2010年至2014年论坛历届的电子文本资料,包括会议手册、会议报告、嘉宾发言稿等。在建立初期,小组学习了语料库建设所需的几款电脑软件,从最基本的打字输入,到文字排版,直至自动翻译,计算机辅助技术越来越成为专业译者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项目组最终决定建立起该论坛的术语库和记忆库,在帮助统一固定专有名词的翻译的同时,挑选出高频句型、短语,提高翻译准确性,维持相对稳定度翻译风格。在术语库建设过程中,要求成员们人工手动筛选相关词条。
       为了提高词条准确性和权威性,成员们都尽力找寻专业出处和公认的权威版本。整个术语库的建立过程必然是被黑眼圈和咖啡填充着,但是想着也许自己的工作能够为之后很多人服务、为别人带来便利,便也又充满了动力。这一术语库建立的经历和体验,带给她们的不只有个人英语水平的提高,翻译经验的积累,还有对于科技的全新认识,详细了解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于团队合作的又一次深入认识。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冲突,让她们切身体会了合作并不只是简单的一起工作,更多的还需要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她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最终检查我们所建立的‘都江堰国际论坛’口笔译术语库,确实是在以往几届论坛文件的基础上统一了专有名词的翻译,建立了高频使用的短语、句型句式的记忆库。之后将其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给之后的论坛翻译工作带来便利的。”项目成员戚雯倩在谈及项目的实际功用时说道。众所周知,对论坛术语库和记忆库的使用,不仅能节省劳动力,而且在记忆库中搜索翻译时,如果有往年的相关句式,还能提示句型匹配度。翻译只需修改其中部分,提高翻译效率同时还能统一翻译风格,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建设完成的术语库与翻译软件结合后,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此外,若将这一论坛术语库通过网络共享,还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讯分享,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广大群众对最新教育研究成果、教育前沿动态、教育革新等内容的了解。

作者:沈彬彬     责任编辑:夏小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