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零距离”接触“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译者来西南交大举办讲座

来源:新闻中心记者团 日期:2015/06/02 23:57:00 点击数:

“经典悦读,阅读经典”之“《大数据时代》读书会”于6月1日晚19:00在我校犀浦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陈志坚、学生处处长郝辽钢以及外语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活动。此次读书会的主讲人是《大数据时代》一书的翻译者周涛和盛杨燕。

读书会开始之前,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志坚首先做了开场白,他说:“ ‘经典悦读’是学校正在大力拓展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同学们更多地阅读经典。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既是经过历史沉淀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希望同学们在经典阅读读书会中能够有所收获。”

信息总量的爆炸性增长,信息的过度繁杂,数据形态的变化,资本、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种因素共同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能够全方位打通各个数据,使数据融合,从而产生1+1>2的效果呢?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的周涛向大家做了介绍。

他还通过自己在电子科大做过的一些大数据调查案例,为大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比如:通过统计一个人的图书馆刷卡记录、进馆的次数、借阅图书的状况等来判断某个同学的社交能力,并从中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学生在体育场贩卖机的买水记录,判断一个学生的锻炼情况;通过统计学生们的洗澡时间段来判断哪些人的生活更具规律性,如洗澡时段的统计中发现,在晚上9点到11点洗澡的同学中42%为党员,这个数据远远超过了非党员……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

如何平衡隐私保护和大数据研究之间的关系呢?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周涛解答说:“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和必要去保护自己的隐私,在网络中没有秘密而言。然而人们能做的就是区分什么是秘密,如果涉及到个人高度隐私的问题尽量不要传到网上。当然,在做大数据研究时,对于分析对象匿名化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大家不必太过担心。那些滥用别人隐私谋取暴利的商家,是应该对其加大惩治力度的。”

随后,本书的另一位译者盛杨燕为大家分享了从事翻译工作对她的影响。她认为,要想翻译出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必须付出长久的时间,不断打磨,但是翻译《大数据时代》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改变,更是读书状态的更新。她表示,她由从前的只是注重语言的语法结构,逐渐转变为开始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从单纯的不断输入知识,到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并通过输出知识发现自己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吸收新知识,“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书会最后,盛杨燕说:“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找到自己愿意努力为之奋斗的事情。”


 

作者:苏玉巧;摄影:马天宇     责任编辑:夏小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