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在图书馆一号报告厅,我校学生会邀请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刘建做客第七十届青年讲坛,分享他工作过程中令人难忘的户外探险经历。
刘健曾是黄继光空降队的一名战士,优秀的身体素质让他能够在进行采访工作时深入第一现场。他是第一位登上珠峰的中国记者,拿到了登山届的大满贯“7+2”,也曾为了暗访全面禁伐令的执行情况独闯过原始森林,长达近二十年的探险史里多次获得过世界级探险称号。
刘健首先讲述他于登山运动结缘的始末。198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要攀登四川雪宝顶,国内外许多记者都赶来采访,但是登山队长拒绝记者们随同登山,认为他们并不能胜任这项艰苦的工作。而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刘健不愿意放弃,与队长据理力争,终于用负担25公斤物资换来了随同登山的机会。同样争取到机会的还有其他几位记者,但最终,只有刘健一个人坚持走完了全程,在众多记者中脱颖而出。正因如此,他的报道十分成功,获得了大量好评。故事的最后,刘健谦虚地说:“正是因为这次经历,让登山队的队员们记住了我,知道了华西都市报有一个记者,登山还不错。”
刘健讲到,“户外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古有为了宣扬国威而下西洋的郑和,今有为了证明自己而攀珠峰的勇士,纵使如今人们的视线早已被钢筋水泥所遮挡,但人们心里对自然仍有强烈的渴望。他倡导我们要具有探索精神,“用发现的眼光看世界,用探索的心触摸自然。”
刘健讲故事生动自然,风趣幽默,探险内容十分新奇,同学们都深深沉迷。在讲述完登珠峰、过南极、长江漂流等有趣刺激的经历后,他却话锋一转:“到户外是必然的,但户外运动,安全最重要。”
接着他讲到2000年玉珠峰山难,五位攀登者在山中失踪,他随同救援队前去采访。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五位攀登者无一生还。当他看到五具尸体被救援队抬着下山时,他心里不仅是遗憾,还有深思。之后他又讲了一个他的亲身经历。2005年,他与四位朋友攀登澳大利亚最高峰科修斯科山,由于随同的有两位十分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并且科修斯科山在七大洲最高峰中是最矮的,他们过于“轻敌”,没有带上足够的补给。不料,正是这次轻敌,让他险些丧命。登顶后不久,他们就遇上了暴风雪。一行没有足够御寒装备的人,艰难地挺过风雪后,又被向导带迷了路。逢此绝境,刘健忽然想起了2000年玉珠峰上的那五具尸体,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冷静。最终,他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及丰富的登山经验,在第二天与救援队顺利会和,幸运生还。讲到此处,他唏嘘道:“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我非常非常注意安全,才有幸能在这里与各位同学见面。”
随后,他趁热打铁,教同学们如何科学、正确地走出户外。他强调,户外运动有三点必须牢记。第一,要有计划。出发前应知己、知彼、知队友。首先明白自己的经济、体力、心理强度,其次要熟悉户外运动地点的地形、气候,最后还要知晓同行队友的优缺点,只有彼此熟悉,才能良好合作。第二,要重视装备。不仅是衣物,甚至是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他讲述到,在一次漂流中,由于队友遗失了一根别针,用来生火做饭的汽油喷灯无法使用了,差点给队员造成生命危险。“有时候,一根针都会影响你一次探险的成败,甚至是生死。”他告诫道。第三,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头脑要灵活。登山宝典不是圣经,应用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随后,刘健建议同学们选择宿营点应防水、防风、防雷,与人烟保持适当距离,并且分别讲述了几点具体措施。
提问环节,同学们反应积极,刘健在回答问题之后,给提问的同学发放了奖品。随后,现场三位同学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现场的救援模拟,指导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骨折后应如何正确包扎止血。
活动的最后,由我校学生会主席赵丹娅同学邀请刘健为活动题词,他写道:在困难的面前,永远不给自己找退缩的理由。并希望与交大学子共勉。
活动结束后,记者对刘健进行了采访。他表示,近年来参与户外探险运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不鼓励大学生在没有经验及经济基础的条件下盲目地探险。学校应该对大学生户外探险做出科学的、文化性地引导教育,才能更好的保证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