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发展——西南交通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复赛成功举行

来源:新闻网记者团 日期:2017/10/30 09:00:00 点击数:

10月28日上午8时30分,西南交通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在犀浦校区一号教学楼举行。经初赛阶段突围而出的167位优秀教师被分为八组,分别在九间教室进行教学竞赛。本次竞赛由校工会、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以及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旨在造就一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来自数学学院的刘鎏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秋千和单摆为引子,深入讲解了对同学们来说比较枯燥晦涩的“常微分方程”。刘鎏老师的表达生动流利、饱含热情,从生活实际出发,揭示数学逻辑理论,现场评委一致称赞她“让枯燥的数学课有了活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樊代和老师带来了一堂大学物理实验课——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樊代和老师借助于图示的方法,将纷繁的实验知识点在短短20分钟内呈现出来。从实验结构图,到实验的原理、内容、步骤,再到注意事项与课后思考,樊老师都进行了耐心的讲解,条理清晰且严谨细致。

人文学院的朱洁老师讲述了题为“创新能力基础训练”的课程。课堂的一开始,她以视频播放、PPT展示的形式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中级创意训练——抽象原点的启发”环节中,她使用名为iMindMap的软件现场指导同学们绘制思维导图,讲解步骤清晰。她还通过微信群实时关注同学们发布的课堂作业,并现场点评和总结。赛后,朱老师说:“结合新媒体技术教学,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来自体育工作部的宋爱玲老师讲述的是题为“运动科技与智慧人生”的课程。她聚焦“适应未来社会,大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技能”这一问题,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她介绍,该课程以项目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同学们多学科融合创新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比赛中,增设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板块——创新教学组。作为该组的评委之一,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聘教授范怡红介绍说,该组教师们采用教学实践探索过后的创新教学方法,目的是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用中学”。她表示,虽然这类教学模式还只是一种尝试,但是今天的各位参赛教师已经能够展示出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她希望各位教师在授课时能抓住课堂创新点,关注学生的收获和发展。

据悉,各组的优胜教师将于11月4日参加决赛的角逐。

作者:新闻网编辑     责任编辑:夏小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