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机械工程学院学工组赴峨眉校区就新学期学生工作深入交流研讨。过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机械学院始终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学院将围绕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切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学生思想稳定和身心健康。
以党建为引领开启新学期新篇章
上午,学院在峨眉校区E2306开展学生工作研讨会。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嘉宁、孟凡春,学院辅导员蔡俊俊、张泽慧、孔维东、袁欣、罗晗葳、李曦等参加会议。会议对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做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包括建党100周年系列宣传、学生自主管理、系院跨校区交流、科创活动以及学风建设等方面。今年学院将以党建为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五育并举、完善协同构建“三全育人”机制,致力培养德才兼备、面向未来、具有“厚德笃行、精勤致远”机械精神的创新人才。

会上,徐嘉宁从交控系启动班导师、班主任制度的建设成果出发,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历程中应充分发挥班导师和班主任的领导作用,并期望学院持续深入地与交控系师生交流建设意见,共同推进学院学生工作建设的持续发展。
孟凡春强调要将学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生的培养建设历程,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对标一流专业建设打造一流学生工作队伍。每位辅导员坚持构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业为主、能力为重的思政育人体系,针对安稳、学业、科创等诸多方面做出详细规划,从本学期重点专项工作出发,展开广泛深入研讨。
能力为重搭建各类育人平台
下午,学院在扬华讲堂开展二课堂、创新学分专题讲座。讲座伊始,孟凡春向大家介绍了各位老师,表示学院始终密切关注交控系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同时指出了学院在学生二课堂、创新学分建设历程中的服务作用,强调应深入加强学生与系院的联系,使学生及时了解学院的相关动态,并在学院的服务基础上,建立健全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与综合技能的机制。
罗晗葳从第二课堂建设以及创新学分认定两个方面作了专题讲座。罗晗葳首先从第二课堂的分类开始,详细地向在座师生介绍了第二课堂的学时要求以及学时预警等相关内容,并细致的介绍了第二课堂的选课流程。期间,罗老师着重针对选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大家做出解答,解答内容包括了课程分类、成绩评定、选退换课、学时补救等诸多方面。

罗老师从创新学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学分记录及奖励三个方面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创新学分认定的具体内容。罗老师指出了参加学科竞赛、参加课外科创活动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著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活动、科技获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志愿服务、海外游学实践项目、专业技能考试和创新创业慕课这十一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并对其认定标准内的诸多事宜做了细致解答。随后,罗老师介绍了创新学分的认定程序并着重指出了认定过程中的不端行为的处理方式,期望在座学生从根源上培养自身学术能力。
本次二课堂、创新学分专题讲座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与峨眉校区交控系一体化建设的历程,为两校区的师生联系进一步地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此次专题讲座活动深刻地加深了交控系学生对二课堂和创新学分的认识,扫除了其认知盲区,为其自身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校园微马”营造运动新风尚
讲座结束后,由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学生会组织的校园微型马拉松第二课堂活动在峨眉校区中山梁体育场正式开展。本次活动共有近100位学生参加,徐嘉宁、孟凡春以及其他辅导员老师来到活动现场与学生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徐嘉宁书记阐述了对本次微马活动的感想,表达了对运动的支持和对此次校园微型马拉松的期待。紧接着,参赛者们在完成由交控学生会部长刘小天带领的热身运动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微马里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马拉松运动的真正意义,即是比赛过程——当不同选手或早或晚,出现生理、心理极限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并最终战胜自我,突破个人极限。这意义同样也适用于人生。当代大学生应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本次微马活动,旨立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从运动中获取快乐,打开运动的新天地。
在新的学年,学院将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两学一做”构建“学思践语”一体化的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工作机制,推动学生学习教育和理论素质提升常态化。学院将推动高校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安稳为基,把学生安全放心头、抓手中;学业为主,构建完善学生工作体系、学风建设教育体系;德育为先,构建机械学院以文育人、以美育人体系;能力为重,搭建各类平台,探索多层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