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扬华校园 > 正文

赴一场与沈志云院士的约——西南交大唐院学子赴峨眉校区聆听大师讲座

来源:唐山研究院(唐山办事处) 日期:2021/03/18 09:04:49 点击数:

2021年3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教授的《中国高铁的崛起和迅速崛起的原因》讲座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扬华讲堂隆重举行,唐山研究生院与峨眉校区的三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科学的声音和大师的教诲。讲座由唐山研究生院(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刘伟主持。  

近些年,我国高铁事业发展举世瞩目,仅用很短时间就突破了其中诸多的关键技术,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正在高速行驶在从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的路上。高铁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日益强大祖国的坚强后盾,更离不开大批杰出科学家和科研技术人员多年的努力和奋斗。谈到中国的高铁事业,就不能不提到沈志云教授的名字。沈老1952年毕业于我校唐山铁道学院时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铁领域的先驱科学家之一,被誉为“高速轮轨之父”。他于1983年发表的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沈氏理论”,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

沈院士的大半生都致力于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全部发展历程,在我国高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沈院士依旧躬身于科技研究及人才培养之中。

讲座中,沈志云院士先从历史观点、世界视野两个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铁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以宏观角度分析世界高铁发展的时间轴,剖析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原因。随后,沈院士分析了我国高铁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理论、试验三个重大突破,并展望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在沈院士的讲解中,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高铁崛起背后攻克的重重难关,充分感受到大师的理性思考与责任担当。

沈院士解答学生提问

唐山是交大的根脉之地,沈院士一直心系唐山,这次唐院学子跨越千里来到峨眉校区,沈院士特意准备了自己的著作《我的高铁情缘》、《轮轨丹心》两本书赠送给唐山研究生院。

唐山研究生院吴刚、梁思颖副院长上台接受沈院士赠书

随后,唐山研究生院的学子们参观了峨眉校区的枫林桥、157阶、中山梁运动场、名山电影场、明诚堂等诸多标志地。这次,唐山研究生院的同学们跨越2000多公里,从交大的故乡,渤海之滨的唐山,来到交大的另一故乡,秀甲天下的峨眉山。自此,唐院的同学们已经走遍山海关、唐山、峨眉、成都四个办学之地,循着交大所走过的历史征途,更充分感受到交大史诗般传奇经历中充满的愈挫弥坚与砥砺坚守。

唐院学生在峨眉校区明诚堂前合影

沈志云院士讲座为唐山研究生院“大师论学”系列学术讲座的首期。今后,唐山研究生院还将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举办高水平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学生学术科研水平。


信息员:贾诚     作者:罗群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