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攀登上不畏艰险困苦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正是对已经进入鲐背之年的沈志云院士一生追求铁路科学真理的最佳诠释。他从一位青年学子成长为两院院士的学术历练之路,不仅体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艰辛与不易,更生动地阐释了一个有着“独立精神”的学者应肩负的责任与担当。沈志云院士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的铁路科学事业,他对待科研永不言弃的精神、对待工作严谨敬业的精神、捍卫真理无所畏惧的精神对于当代的有志青年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是我们青年人宝贵的人生财富。
留苏期间,破除“纸上谈兵”,养成学术思维
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唐山铁道学院的青年教师,沈志云服从国家安排被选派到苏联留学。留苏期间,他深受指导老师尼可拉耶夫的“科研应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观点的影响。为了找到合适的选题,沈志云拿着导师给他列出的一百多个选题清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先后考察了六个铁路车辆修理厂,并深入其中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根据工厂的实际需要选择了当时各工厂都期待解决的车辆修理中一次性落车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破除了“纸上谈兵”的研究习惯,逐渐形成了“实践—理论—实践”的学术思维,并在这种科学研究思维的指导下解决了该问题,获得了副博士学位。而这种科学研究思维,不仅对他本人的学术成长大有裨益,而且还使他回国后带领的学术团队也获益匪浅。时至今日,当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们谈起沈院士的这套学术研究思维时,仍然交口称赞。他们表示,在助力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沈院士总结的“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高铁技术的创新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才能推动理论的发展。”
年过半百,犹如“饿牛啃草”,得出沈氏理论
留苏归来的沈志云满怀壮志、意气风发,却不想在不久后的“文革”中受到了冲击,但这并没有击垮他探寻铁路科学的决心。文革结束后,尽管沈志云已经错过了科学研究的黄金期,但他并没有就此而颓废,反而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恶补知识:不懂电脑,他就学电脑;不懂英文,他就学英文;不懂新理论,他就学新理论。很快,沈志云的付出就收到了回报——1981年他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成功入选了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会学术讨论会,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这一成绩并未使沈志云骄傲,反而使他的动力更加强劲。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赶上世界潮流,1982年,已经年过半百的沈志云决定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在这期间,他更是犹如“饿牛啃草”一般,疯狂地吸取新的知识,据《轮轨丹心·沈志云传》记载:“他将每天的时间分成四块,晚上10点以后的第四块时间是他的学习时间,往往一学就到深夜两三点。”访学期间,沈志云积极主动地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甚至为了验证计算方法曾在美国的圣诞节至元旦这一周没有出过一次实验室大门,“困了,沈志云就在机房的沙发上打个盹,饿了就在走廊上的自动售卖机里买杯咖啡、买点饼干充饥。”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沈志云最终得出了自己一生最重大的标志性成果——“沈氏理论”。对此,正如该传记的作者田永秀教授所言:“与沈志云院士相比,我们何其幸运与幸福,还有什么理由懈怠?!”
与国际轮轨蠕滑理论专家卡尔克(J.J.Kalker)教授研讨轮轨接触问题
耳顺之年,敢于“押上性命”,建成一流平台
载誉而归的沈志云并未停下自己探索科学真理的步伐,不久后,他便迅速投入到了关系铁路运营安全的迫导向转向架的研究中去。按照他在苏联时期总结的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沈志云经过反复试验、收集数据、优化设计、实地测试等,用了近四年的时间使该研究成果成功通过了铁道部的验收。此时的沈志云已到了耳顺之年,在很多人都在考虑应该怎么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时,沈志云却在绞尽脑汁地琢磨着一件对中国铁路未来二十年发展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大事——建设国际一流的车辆振动滚动试验台。当时中国列车的平均时速只有60-70公里,高速铁路建设还停留在少部分人的倡议状态,而沈志云提出要按照时速400公里的标准建设这个试验台(2015年升级为时速600公里),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在沈志云的极力推动下,1989年4月,国家计委派专家到西南交通大学来进行现场评估,考察结束时专家问沈志云:“建这么大的实验室,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你想过没有?”并提醒他:如果失败了,“这么巨大的浪费,恐怕你的性命难保哦!”就这样,沈志云凭借着超凡的勇气、战略的眼光,“押上性命”,奔走于建设该试验台的大小事务之中。皇天不负有心人,1995年11月,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国际一流的试验台正式建成。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试验台对于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该试验台还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一座时速600公里的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而中国高铁所有的新车型几乎都在这座试验台上做过测试。由此可见,沈志云院士的学术眼光是多么的富有战略性和预见性,他的这种在科研道路上永不言弃、无所畏惧、敬业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谨记和传承。
沈志云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上汇报
和谐号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实验
耄耋老人,化身“高铁卫士”,助推国际名片
高铁时代的到来,吹响了中国“铁路强国”的号角,一列列呼啸而过的高速列车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中国发展的奇迹。当然,往往一种新兴事物的发展壮大总是伴随着质疑之声的,在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中,就一直不缺少这种声音,诸如中国高铁的产权归属、安全性能、保障体系等问题。面对种种质疑之声,已是耄耋老人的沈志云院士仍然冲锋在前,化身“高铁卫士”,为中国高铁的发展保驾护航。甚至在2011年7月23日的甬温线事故遗憾发生之后,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批判,中国高铁陷入了低谷之际,沈志云院士也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为中国高铁发声,这使他一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拖着自己年迈的身躯到处为中国高铁打气,他以一位学者的风骨向世界高呼:“我们需要高铁,世界需要中国的高铁!”党的十八召开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在以沈志云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高铁人的努力下,中国高铁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正如沈院士所预料的:实现了“退一步进两步”的大发展。如今,高铁已然成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最闪亮的名片之一:一条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高铁线路相继通车,一项项具有突破性价值的高铁技术被逐个攻克,一个个具有世界性标志的高铁纪录被不断打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高铁引领着中国铁路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超越,中国也由此成为了世界上拥有高速铁路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高铁是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显然,这一切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大量支持,离不开全体高铁工人的辛勤付出,同样也离不开以沈志云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对于铁路科学的探索和捍卫真理的决心。
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给大学生作“中国人的高铁梦”学术报告
积淀半生蓄宏力,一鸣惊人谱丹心;为求真理敢赌命,风口浪尖显真情。这可以说是铁路科学家沈志云院士九十年精彩人生最真实的写照,无需过多华丽的词藻,此四句话可见其深意。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与西南社会变迁团队成员 邱铁鑫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