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工程力学系张旭教授邀请,帝国理工学院徐轶伦博士,于9月22日在犀浦校区3号教学楼30224报告厅,以“多尺度合金材料在多物理场下的微观力学”为题为力学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做学术讲座,讲座由力学学院张旭教授主持。
张旭教授首先对徐轶伦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徐轶伦博士的研究领域及科研成果。徐轶伦博士现任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授课型讲师。他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2009),硕士分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高等力学(2011)和东北大学机械设计专业(2013),博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摩擦与材料力学专业(2015)。他主持和参与6项受英国EPSRC、英国Rolls-Royce和欧盟Marie Curie等机构资助的国际科研项目,涉及科研金额达880万英镑。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多种合金材料在多物理场下的多尺度微观力学,着重于使用多尺度计算力学模型解决与微观组织有关的合金材料科学问题,满足工程需求。他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15篇(其中中科院一区13篇),在国际会议上受邀报告15次。担任IJP, IJF, JMST, IJSS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2017年获欧洲力学学会青年学者提名。研究工作被帝国理工学院首页等媒体以Highlight形式正面报道。
此次学术讲座,徐轶伦博士首先介绍了自己从本科毕业到博士后的科研历程以及在帝国理工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指导经历;接着徐轶伦博士讲述了近几年开展的研究及重要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钛基合金、镍基合金、锆基合金和锡基合金等材料在多物理场的耦合交互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微观尺度失效。为研究材料受微观组织和特征尺度控制下的变形、疲劳、裂纹和失效机理,通过合理可行的数学物理力学模型,建立起在微纳尺度下微观世界的基本力学原理与大尺度下宏观世界的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微观尺度理解并阐述实验中材料失效的机理,并且能够预测与指导相关实验和测试,改进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化学成分,以期提高材料在服役中的性能。讲座最后,参会研究生及本科生向徐轶伦博士请教了与讲座内容相关的问题。
整场学术讲座内容丰富,讨论激烈。本次“创源”大讲堂学术讲座为力学学院研究生提供了多尺度计算力学在解决合金材料科学问题的新思路,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科研,及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