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吉林大学《华夏文化论坛》编辑部,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处、人文学院主办的“百年中国文学的历史演进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吉林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中文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夏文化论坛》主编张福贵教授与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处处长张雪永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刘占祥教授、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妍妍代表合作主办方一同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周珉佳教授主持。




张雪永教授介绍了西南交大的悠久历史,并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支持学校和学院发展的同仁们、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始终秉承着“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不仅在交通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也在人文社科领域积极探索,稳步发展。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百年中国文学的历史演进与文化传承,既是突破学科界限、整合资源优势的契机,也是展示文科建设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推动人文社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刘占祥教授表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能够举办此次盛会,是对自身学术使命的践行,也是一次向学界同仁求教共进、增进友谊的契机。百年中国文学的历史演进与文化逻辑不仅涉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史研究与文艺理论体系建构等问题,还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而衍生了一系列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播方面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
学术会议共设置五个议题:“重述启蒙精神”“五四文学的时代阐释”“文艺经典化与大众化的批评标准与评价体系”“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叙事体系与文化主体性研究”和“东北—西南:地域文化与交通天下”。专家学者与学生们畅所欲言、热烈交流。张福贵教授的新著《百年中国文学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分析》也成为本次会议的讨论热点。


人文学院副院长余夏云教授作闭幕式总结,他以“小而精”定义会议和中文系学科队伍,并对各位专家老师长期以来对学院学科的扶持帮助表示深深的谢意。会议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
南京大学教授、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丁帆,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辽宁作协副主席孟繁华教授,深圳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人文中心主任朱寿桐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主编李怡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阿来研究》主编陈思广教授,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东北文艺振兴研究院院长、《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主编、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韩春燕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期刊社副社长兼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周维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洁宇教授等3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