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西南交大承办2025年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质量建设会

来源: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日期:2025/04/16 10:56:11 点击数:

4月11日至12日,2025年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研讨会主题为“数智赋能 • 智慧强心——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开幕式上,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富海鹰、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英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副社长周益群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内知名心理学家俞国良教授、许燕教授,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心理中心主任高雪梅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作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考量》的主旨报告,从理论到实践阐述建设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经验、措施,加强构建三观教育和五育并举。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心理健康与社会善治》为题,结合AI时代的心理特征,点出AI时代的心理应对锚点应从人类剩余优势清单着手,培养“人类独特的能力”。

12日下午,会议聚焦数字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实践。成都理工大学程虹娟副教授在《AI赋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实践探索》报告中,详细展示AI在心理测评、危机预警及个性化干预中的落地场景;四川师范大学戴艳教授以《心理健康数字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竞赛的分析》为题,结合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竞赛经验,解析心理健康数字化课程的设计逻辑与评价体系;西南交通大学雷鸣副教授在《AI驱动生成式智慧课程的开发与构建——以《幸福心理学》课程为例》报告中,结合国家级一流课程《幸福心理学》和“正心”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实践,介绍智慧型课程的建设经验。课程建设实践部分会议由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方可主持。

会前,活动围绕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的高质量建设,同时举行了三场专题工作坊。成都师范学院唐远琼教授围绕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主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设计——以“人际交往辅导”为例》的工作坊,“人际交往”为切入点,解析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阶段、一体化的设计路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嘉雯以《本土为基、数智为翼——以情绪调控为例的心育课程品牌化工作探索》为题,结合情绪调控案例,通过手绘传统扇面完成情绪可视化表达,助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手段的更新。西南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梁慧颖博士则以《国家级教学竞赛的赛制分析与数字化课程建设思路》为题,引导参会老师聚焦国家级教学竞赛赛制,从参赛的角度分析数字化课程的建设要点,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备赛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渠道,也是专职教师的主业和职业发展的基础。此次研讨会是为了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西南交通大学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高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活动由四川省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四川、重庆等省市90余所高校的230多位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负责人、心理健康通识课程负责人以及专职教师、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参会。


作者:李晓彤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