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院部动态 > 正文

西南交大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收官讲座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

来源: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识教育中心、茅以升学院) 日期:2024/06/24 16:30:44 点击数:

6月20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收官讲座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举办。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龚晖教授受邀出席,围绕主题“引得数智活水来,重塑教育新生态”对“数字化转型”进行讲解。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400余名教师,以线下线上方式参与研习。

教务处副处长康锐在开场主持中,回顾了龚晖教授两个月前在研习班开班仪式上提出的应对教育数字化挑战的方法策略和三个关注点,期待他在本次报告中进行深入讲解。

DSC_0246_副本.jpg

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龚晖深入介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技术逻辑和应用策略,及其技术平台和教学形态。

龚晖首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说文解字”般的深度解读。“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在教育部于2023年正式提出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他梳理了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历程,经推理论证,层层聚焦,给出了转型公式,并指出,其主战场是“教学数字化转型”,即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作为手段和模式,与教学工作实现融合,并逐步去课堂化、去作业本化,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学生开展小范围的分组讨论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他还强调,转型过程中,要多说“用”,而少说“做”与“建”

DSC_0296_副本.jpg

为什么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龚晖深入分析了转型的内部原因,指出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关系”不适应、“班级制”教学模式存在缺陷等五个痛点问题,并一一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提升教育质量的图景。通过向其他行业借思路,他对教与学如何做到设计“标准化”、生产“工程化”和管理“集约化”进行了深度思考,指出转型是质量提升、业态变革的刚需。

既然转型势在必行,那该如何实施?龚晖指出一是充分运用技术,融入人工智能二是考虑课程教学要有相对稳定和固化的形态。解析了AI课程、生成式AI赋能课程教学、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局限性后,他展示了自己研发且已平稳运行20年的智慧教学平台(SOT)在多门课程上的应用。SOT能自动批改计算题、证明题等主观题型,智能便捷地回应学生个体需求,去课堂化、去作业本化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大批量、个别化”培养人才的功能,且逐渐超越了课堂。龚晖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教育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未来已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正是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的良方

最后,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教育数字化模式的缺陷、文科智慧教学平台应用、学生与老师线下沟通减少等问题,龚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答。他强调,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老师们表示,龚老师娓娓道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蕴,逻辑严密、抽丝剥茧般的推理,一步步引导大家进行概念辨析和深度思考,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作者:梁慧颖 王春婷;摄影:刘娄 张棋   编辑:刘中慧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