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部《鬼吹灯》红遍大江南北,开创了盗墓类小说的先河。如今,这位红极一时的“盗墓小说鼻祖”——天下霸唱携新书《河神·鬼水怪谈》做客我校,讲述那些从老一辈说书先生口中传下来的津门怪谈。
3月30日晚,第二十五期青年讲坛——天下霸唱致敬三十年青春正式拉开序幕。主讲人天下霸唱在观众欢呼声中走上台来,聊起那些书里的奇闻异事。
讲座开始,自然是由天下霸唱这个名字说起。据天下霸唱说,这一笔名来自于游戏,自从2005年创作《鬼吹灯》系列开始,这个笔名就一直伴随着他。他笑谈:“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不会选择用这个名字,因为签名的时候,‘霸’字太难写了。”这一番言论使得台下观众笑声连连。
谈到新书《河神》,天下霸唱要说的可就多了。据他介绍,与以往众所周知的盗墓小说《鬼吹灯》相比,《河神》无论是从主题还是形式上都有所不同。《鬼吹灯》等盗墓小说属于虚构型的冒险小说,而《河神》所讲述的故事大多来源于街头巷尾的说书先生,有原型可依,而这故事,就发生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天津卫。

“我在天津住了八年,感受到了天津这一曲艺之乡的魅力。相声和说书就是其中的代表。几年前,有个警察找到了我,把他和他的师傅以及前辈们破案的故事讲给我听,希望我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于是在此基础上,我花了三年的时间走街串巷,向各种说书先生取材,才有了今天的《河神》。”天下霸唱这样说道。
对于《河神》中故事的原型,天下霸唱笑谈:“不能乱写。因为这本书中的故事就定位在几十年前的天津卫,很多故事大家多多少少也有些耳闻。所以我尽量保持这些故事的原貌。”当谈及有人将《河神》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较时,天下霸唱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蒲松龄是一个很优秀同样也很有影响力的人,他的文化程度十分高。当时他有个茶摊儿,人来喝茶不要钱,但是要讲一个故事。他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收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而我在写《河神》的时候也会‘接地气’,写老人口中流传的事,这也就是所谓草根、本土吧。”
同样,作为过来人的天下霸唱,也和交大学子分享了职场经验。他说:“我是一个不安分、喜欢新鲜感的人,不喜欢上纲上线,条条框框的束缚。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荡一番,到一些大城市走走看看,生活中的变数很多,我们应该保持每一天都有新鲜感,不会过得平庸。”
讲坛最后的观众互动也同样精彩,天下霸唱细心回答同学们的每个问题,同时天下霸唱提前曝光《鬼吹灯》电影的些许细节更让观众激动不已。(学生编辑: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