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10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30名2015年勤工助学优秀学生干部赴重庆参加实践。实践活动分两大部分,参观革命圣地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村,并参观重庆民俗文化代表的磁器口古镇和洪崖洞旅游风貌区。
重庆实践的首站是歌乐山烈士陵园,陵园是为纪念重庆市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300余名革命志士而修建的。在烈士陵园参观了烈士墓、烈士纪念碑、渣滓洞、白公馆等场所,同学们在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意;白公馆和渣滓洞都是当年共产党人士被关押和残害的地方,白公馆地牢、当年的逼供刑具让同学们触目惊心;渣滓洞里阴暗的牢房保留了许多曾经被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员的生活用品。交运学院李林卿同学感慨道:“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深深体会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艰辛历程,我为自己是一名预备党员骄傲!”
红岩村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大楼,是一幢三层木结构楼房,二楼有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办公室、卧室,各房间内有许多反映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的磁器口古镇素有“小重庆”之称,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下来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经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的缩影和象征。重庆特色的川东吊脚楼风格景区——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其“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各有千秋,同学的评价也更不相同,“磁器口小巷独具特色”,“洪崖洞的建筑韵味十足”。
带队老师任凯利认为,以实践学习的方式进行互动式学习交流培训,生动形象,让学生印象深刻,更好地体会和感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更能激发学生干部的爱国情怀。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干部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干部的爱国情怀,砥砺学生干部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学生编辑:何凯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