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交大迎新季正式拉开序幕。学校为迎接新生的到来,在火车东站、北站分别设置了迎新点,第一时间将新同学纳入校园大家庭的怀抱。
最鲜肉——初来乍到新同学
天南地北的同学怀揣自己的理想汇聚至此。来自江西赣州的刘济胜同学独自一人来校报道:“这不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了,虽然拖着这么多的行李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有点累,但是毕竟长大了,应该独立一点,这一路也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刘济胜被我校数学学院录取,谈到未来,他满怀希冀:“数学是我喜欢的专业,我的数学成绩也还不错。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肯定会加倍努力的。”
袁迎宝同学来自山西,是机械学院的新生。对于大学四年,他有自己的规划:学校的工科挺好,在大学要好好学习,最基本要完成学业,能出类拔萃更好,有机会也希望能够出国深造。
而研一的李翔同学则不是第一次来到成都了。“我本科在电子科大念的,家是内江的,所以我是坐汽车过来的。跟大一的学弟学妹们相比,已经算是‘老人’了,而且环境也熟悉得多。希望刚来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 李翔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最敬业——兢兢业业后勤人
迎新第一天,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主任郑学用始终坚守在火车北站,30多年来,他一直参与着学校的迎新工作。据了解,迎新之前,学校不仅对车辆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同时要对校车司机进行统一的培训。学校分别为东站、地铁站以及北站的迎新工作配备了3辆、4辆以及16辆校车。
由于火车站只提供两个专用停车位,郑主任在此协调车辆的发出和进驻,他说:“现在的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常态,辛苦是肯定的,但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是我们最大的光荣。正如昨天动员大会中谈到的那样,安全和服务是首先要保障的,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安全顺利地完成工作。”相比成都其他高校的车站迎新工作,郑主任十分自豪:“其他高校做不到我们这样,包括电子科大和川大。我们跟北站交通管理处关系很好,他们也非常理解我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战斗在迎新第一线的校车司机覃维在被问及自己的工作时说道:“对于后勤工作者来说,这些累和苦是肯定要吃的,也已经习惯了。下个月我会送儿子去兰州大学,到时候希望能受到像交大这样的待遇,希望我的到位的服务可以换来更好的被服务。”不到四点就开始工作,晚上十二点左右才结束,短暂的睡眠时间也是一大挑战,但是覃师傅却表示没什么大碍:“只要有车次就有我们,有一位同学就有接送,因为他们即将离开父母,开始一个人生活,我们很希望能第一时间给孩子们一种大家庭的温暖。”
正是有了后勤工作者们尽职尽责的服务,新生接待的第一环才能稳扎稳打,后续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可爱——默默无闻志愿者
在火车出站口、东广场路口,可以看到一群蓝色“火车侠”,他们是交大迎新的志愿者。他们或从火车口一路指引,或用扩音喇叭高声召集,四处可见他们活跃的身影。
据了解,负责北站和东站志愿者迎新工作的是电气工程学院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实行三班倒,一整天不停歇,为新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志愿服务。“五点钟就得开始,还是有点不习惯,毕竟平时都不会那么早起来。但还是得坚持啊,中午就在这边吃盒饭,中途不回去。真的挺累的,但这几天过去就好了。”一位志愿者这样说道。迎新现场不仅有大三的学生,还有学院的老师和辅导员,他们组织并管理着各项事务,以保证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Swjtuer们以最诚挚的服务为舞步,以成都火车站为舞台,挥洒着汗水,演奏出一曲奉献之歌,只为向新生提供最好的服务,迎接他们走进校园大家庭的怀抱。(学生编辑:褚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