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来,西南交大就将趣味运动会作为校运会的一部分。趣味运动会形式别具特色,每年都成为绿茵场上的风景线。今年的趣味运动会的项目名称更加独出心裁:得意门生、精绳抖擞、寸轨奔驰、奔跑吧火车侠、实现蓝图、毽步如飞……听起来就妙趣横生。在本次校庆运动会的趣味项目中,老师同学们都以参与运动、快乐运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交大120岁生日的祝福。
趣味比赛还未开始前,勇往直前项目的许多队伍都趁着空闲之时在旁边的空地进行练习。对这个项目,力学学院有自己的独特的一套“制胜秘籍”:四个选手同时跨坐在一只巨大的毛毛虫玩偶上面,由第一位选手喊着口号来控制所有人的行动节奏。得益于这个方法,他们获得了小组第二的佳绩。对于获得的好成绩,他们并不感到意外:“这样的比赛项目不同于注重个人身体素质的竞技运动项目,它更注重团队内部的合作,所以我们在运动会开始之前,就组织了多次团队练习。也正因它的团队精神,有的老师虽然并不擅长运动,可是却十分愿意参加这次比赛,不仅仅因为它更有趣味一些,还因为它促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学院内部的交流。”同样抱着促进交流的心态的土木学院的参赛队伍,虽然第一位选手在途中不慎从毛毛虫上摔下去,但他们却在将摔倒的选手扶起来后,围在场地上讨论,并且决定再重新尝试一次。
15日上午10点“精绳抖擞”团体混合跳绳比赛如期进行。虽然昨夜下雨,场地湿滑,可以运动员们的热情没有被浇灭。有别于之前趣味运动会中传统的“跳大神”比赛,“精绳抖擞”项目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一个团队有6人,男女不限,个人出战,最终累计成绩,取前六名获奖。“这个比赛比赛决胜的关键在于每个人都发挥到极致,这样总和才达到最大。”数学学院的赵春明老师颇有自信,“不过可惜的是,相比往届,这种游戏规则对团队协作方面的要求削弱了。”来自生命学院的熊老师也认为个人的协调性和体力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不过熊老师表示趣味运动会的“趣味”就体现在输赢无意,重在参与上,而同时她也希望增添师生组队的模式,促进交流。在“精绳抖擞”跳绳比赛中,老师们身体力行,诠释了教学、运动、交流三位一体的理念,也让我们看到走出办公室,离开讲台的老师们的风采。
同一时间开始的还有学生组的“寸轨奔驰”项目。检录结束后,同学们集中到田赛场中央,跃跃欲试。比赛工具是两个气垫,每组四个选手使用两个气垫向前行走,先到达终点者胜出。随着一声预备令下,选手们神情严肃,四名选手的手紧紧相握。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选手们相互协作,努力同心。一个接一个地跳过气垫,场面紧张刺激又充满笑声,加油呐喊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同学们都拿出平时的顽强毅力,努力完成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信息学院、生命学院、交运学院、力学学院、经管学院拿到了五个分组的第一名。在最后一轮冠军之争中,交运学院斩获冠军,外语学院紧随其后,获得亚军。外语学院代表队景子钊同学说:“我很开心代表外语学院拿到名次,自信和默契配合是我们成功的关键。这个气垫连接了友爱和真诚,虽然与冠军失之交臂,但是加深了我们的友谊。”
得意门生的比赛安排也在15日上午,规则类似于足球点球,各个学院的教师在禁区外,轮流射门,射进球的颗数作为分数,气氛十分轻松融洽。这种趣味项目让长期处于紧张的教学工作中的老师得到放松,也可以增加老师之间的团结氛围。外国语学院龚潇老师说:“参加趣味项目时所有老师欢聚在一起,大家不是为了争取名次而是为了收获快乐,在比赛过程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团结的力量,不仅有同事的加油助威,还有队员之间的配合,这种集体带来的温暖对于我来说是十分宝贵的。我很乐于参加这种活动。”
15日下午4:25举行教工组的混合“奔跑吧火车侠”比赛,虽然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这丝毫不影响老师们比赛的氛围与心情,反而更加努力拼搏。老师们在比赛中一改平时严谨的工作作风,穿着运动鞋、短裤轻装上阵。甚至有老师在比赛时摔倒,可是他们立刻爬起来接棒,这样的精神令人敬佩。人文学院的段从学老师说:“这样的比赛很有意思、趣味性强,增进了老师们的友谊。”
学生组的“奔跑火车侠”同样出色。来自各学院的“火车侠们”汇聚一起,紧握手中的交接棒,蓄势待发,只为奋力奔跑,顺利交接,完成比赛。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杨佳同学说 “十个选手就像是十节车厢,任何一棒的交接失败都是不能出现的,好在我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比赛,希望能有不错的成绩吧。”“当时选择奔跑火车侠这个趣味运动项目,就是觉得它充分体现了我们交大的特色。”队友喻志鹏同学说,“而且这种比赛让人觉得十分有趣,运动过程的同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运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