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华校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七十二期青年讲坛——冉维?从战地记者到哈佛全奖

来源:王天美 陈斯琦 日期:2017/04/18 11:39:00 点击数:

17日晚19时30分,由中国共青团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由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会承办的第七十二期青年讲坛 “梦想的力量——从战地记者到哈佛全奖”在犀浦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开讲,此次讲坛主讲人是前新华社华盛顿分社驻白宫记者、2013年第1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助理兼新航道留学服务中心总经理——冉维。

 

冉维的演讲分为三个篇章:

接受战火历练。冉维初次抵达伊拉克,看到被战争席卷过的城市街道,坦克装甲车随处可见,对于生活在和平国家的人来说,亲身经历战争画面所带来的震撼无法用言语表达。交警为了维护混乱的秩序都必须全副武装。在一个战争国家进行采访报道,一张照片的画面冲击,往往比文字描述更来得更加直接,更加触目惊心。做一个战地记者,就必须见证战争的残酷,就必须历经失去生命的风险。这些压力一度使得冉维陷入失眠抑郁当中,但当他看到伊拉克小孩因为可以去上学而挥去战争的阴霾,露出笑脸,他恍然惊醒。这些孩子是这个饱受摧残国家明天的希望,他们依旧乐观,对于学习,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他们像车窗外初升的太阳一样,不仅自己充满希望,还鼓励着周围的人迎接新的开始。

在白宫当记者——我是中国人!从伊拉克回来,冉维就去了美国新华社华盛顿分社做驻白宫记者,竞争的同行都是美国顶尖的记者。他承认这挑战不小,在第三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新闻发布会上,冉维在上百个记者中间,抓住每一个发言的机会。在与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纽兰就钓鱼岛归属问题进行讨论时,冉维寸步不让,坚决声明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尊严。

圆梦哈佛。冉维说他之所以继续学习,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他认为有一个自己中意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而对于哈佛求学体验和感受,最重要的就是英语沟通能力要强,并且对英语会熟练运用。求学是给自己充电,也是给未来职业多一种选择,只有在现在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在未来自我发展中得到最好的结果。除此之外,交对的朋友,在需要的时候对你施之援手,予以鼓励,在追梦路上让你事半功倍;找到对的方法,一步步探索,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加快你的步伐。

讲坛最后的环节是互动交流。大家踊跃向冉维提问。其中有一个男生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战地记者,你亲眼见证了伊拉克战争,在你看来,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单纯的矛盾问题还是西方国家与伊拉克之间存在的普世价值观的争端问题?”,冉维老师回答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不仅仅是普世价值观的不同,更在于地缘问题争端,美国地缘战略目标在于中东不能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有一定的必然性。“祝梦想成真!”冉维老师在青年讲坛纪念簿上留下这五字,鼓励同学们在追梦路上永不放弃,坚守初衷,最终梦想成真。讲坛到此也圆满落幕。


 

 

作者:新闻网编辑     责任编辑:夏小童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