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对着如火的骄阳,迎着四月的花香,交大学子再次齐聚北区体育场,展开本届运动会最后的较量。
两点左右,看台上已备好遮阳工具的观众,裁判席认真核对名单的裁判,奔走的汗流浃背的工作人员以及衣着干练跃跃欲试的参赛选手们都已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好准备,等待比赛的开始。下午两点半,比赛正式开始,体育场内擂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赛场上飞梭的身影和专注的神情交相呼应。
4X400接力赛——两手之交是信任
检录完毕后,穿好号码簿的运动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赛道的起点。在起点处,第一棒选手做着最后的调整工作,他们有的弯腰紧鞋带,有的在原地做收腹起跳,还有的则是往前试跑几米,适应赛道。当裁判举起发令枪高喊“各就位”时,他们便立马双手俯地,两眼目视前方,两耳聚精会神地听着下一步命令。
第一棒选手在一声枪响后,争先恐后地绕赛道一周,再回到起点时就将接力棒交给第二棒选手。“跑的速度是重要,但是我觉得接力棒的交接更重要。”来自峨眉校区的女子甲组冠军队伍的张文莉如是说。果然在比赛中,张文莉她们不仅在速度上占据一定优势,在交接棒时也显得游刃有余。接棒的人目视前方保持怠速,右手向后微微上翘,交棒的人总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稳稳地把棒交到队友手上。
“我们四个平时是很要好的闺蜜,所以这次相约一起来犀浦参加比赛。”张文莉称她和她的队友朝夕相处,彼此默契深厚,比赛时也完全信任彼此。“做好自己的工作,接下来看队友表演。”张文莉笑着说。
仰卧起坐——俯仰之间是力道
参赛选手在裁判的安排下有序地平躺到各自对应的垫子上,双腿微曲,双手抱头,工作人员辅助按压选手的双脚,并为其计数。一俯一仰即为一个,60秒钟即为一组。待全组选手准备就绪后,裁判口哨声一响,比赛就正式开始。
比赛开始的前三十秒,选手们一弓一弹无不尽显灵活与力道,后三十秒则是唇齿紧闭两颊通红,速度与角度都略显吃力。利兹学院的张铃婕同学整齐的发髻在比赛结束之后已略显松散,她叹了一口气对记者说:“这个真的很考验腰部力量,我做到最后几乎是没力气了,今后还是得多练。”
男子1000米——辗转之际是坚定
颇受关注的男子1000米的中长跑比赛在下午三点二十打响了第一声发令枪。与短跑比赛不同的是,该项比赛的选手并没有一起跑就卯劲前冲,而是在保持整体位次的同时寻找各自步频与呼吸的平衡点。蜂拥而上的运动员在一开始时真是难分高下,但到了第二圈,已经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呼吸更加急促了,脚步更加沉重了。裁判站在终点处为他们摇铃鼓劲,赛道两旁的亲友团也是卖力地呼喊着他们的名字为他们加油打气。一圈,两圈,两圈半的辗转之后运动员们终于抵达了终点。
是什么支撑你坚持下去呢?男子甲组冠军杨松说:“我不想让为我加油的人失望,所以我脑袋里就只想着快点跑快点跑,”乙组冠军是来自茅以升学院大一的王诗晨,他说:“我既是想为我们学院争光,也是想在大学第一年证明一下我自己。”
运动健儿们都在各自坚定信念的支撑下跑到终点,无论名次先后,他们都是田径赛场上的英雄。
文字记者:周运静仪 徐斐 摄影记者:张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