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合 > 科学探索 > 正文

院长班第三次研讨会深入探讨跨学科教育平台搭建

来源:新闻中心 日期:2019/05/24 10:25:44 点击数:
信息员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4月25日下午,院长班第三次研讨会在犀浦校区4243教室举行,研讨主题为大力推动学院间合作,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副校长冯晓云出席会议。

1.jpg

院长报告

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AJacob Odgaard:创建跨学科团队。1+1>2,新时代众多的国家行动都要求组建跨学科团队。近年来,我国的“一带一路”、“海绵城市“美丽中国”等国家倡议和战略的提出,都要求我们建立一个跨学科的教育平台。GIRC是基于“一带一路”的国际行动平台的构成模式组织的全球可持续基础设施研究与培训中心,是一个融合了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美术、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的面向外部世界的资源与窗口。目前已推出的具体课程:水与城市:海绵城市概述既是一门跨学科课程。价值观的传导需要多学科团队协同努力。在当前与未来行动上,计划开设研究生课程:水与城市Ⅱ-智能城市的智能水基础设施,希望与各院达成合作,共同推动组建跨学科课程。参加2019国际智慧城市大会也是学子参与跨学科国际化活动的一个好机会。同时开展国际跨学科活动,引入跨学科短期课程,并为西南交大一带一路教育项目伙伴提供支持。针对推进跨学科活动,建议考虑酌情调整教育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全球挑战,创建跨学科团队,并考虑为跨学科发展创造更多激励措施。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Lutz PlÜmer: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大学教学的神奇三角表明,大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对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说,数学,信息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考试前获得的知识存在一个很短的半衰期,于是我向大家介绍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它以研究为导向,与各研究团队的研究兴趣直接相关,同时,项目也使教学与研究结合更加紧密。项目为导向的学习目标有理解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问题、确定一个项目和实际的项目目标、批判性地开发等,这就要求了学生的软技能与能力。这一学习方式让工作方式、环境与角色都发生了改变。虽然这种形式的引入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一些年长的同事会犹豫,因为他们不习惯也没有学习过这种模式。但我依然秉持热情向大家推荐项目为导向的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大的项目和小的项目,项目也可以伴随并影响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本科生的学习。让我们为了实现“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而将此付诸于实践。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刘晓波:横向与纵向培养的资源共享。对比学科交叉性强的传统与未来模式,我们培养的学生目标是优秀学者、管理者和工程师。于是我们提出横向与纵向培养的资源共享两条培养途径。横向培养的资源共享指基础课+专业课+交叉学科,要求建立起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物流与系统;纵向培养的资源共享指本+硕+博(管理-学者-工程师)分类打通,从而实现我们的学生培养目标。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开云:研究生国际化课程与实践基地建设。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着课程吸引力小、优质生源率低和创新能力低的共性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扩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具体的方法主要是牵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所以我们亟需融合专业实践的国际化教程。而在遴选国际化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又要开率专业基础课、国际化师资队伍、纳入正常教学管理、国际企业支持四大必备要素。这一方法的实际效果是是使90%的同学能够听懂80%以上的英语授课内容,感受到外企的工作气氛、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和精细化管理,体验到一些西方教学的方式等,收到了很好的学生反馈,也加强了与舍弗勒的合作。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探索到了规律,即利用现有国际合作平台,深入开展研究生课程教改。希望这一建设能够得到支持。

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王永杰:就“基于学院合作的跨学科融合机制探讨”进行报告。“跨学科”是什么?“跨学科”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跨学科融合”不等同于“多学科组合”,“跨学科”旨在交叉融合。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动跨学科建设是多重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必由之路。斯坦福大学的Bio-X计划和CS+X联合主修项目、哈佛大学的MDE课程、清华大学成立的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等都是跨学科教育的典例。我校也在积极开展跨学科课程,2017年,我校开展的32门跨学科课程的新闻消息登上教育导报。再说我们学院的学科情况,我们学院有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本科专业,这三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三个专业的教师之间也存在交流研讨、鼓励学生共同参加科创项目。我们学院面向全校开设了9门本科通识课,其中三门属于跨学科课程,研究生的课程着重于领导力+法务+商务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跨学科融合机制,三个支撑点在于确定需求、选择融合模式、课程和教材建设;跨学科融合的需求主要在于国家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行业发展需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在于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跨学科学院合作模式的探讨,主要在知识“迎进来、走出去”、开放课程和学分互认以及项目联合建设三方面;我院关于跨学科建设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电气学院共同参与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经管、信息、交运学院一起进行老龄事业与产业研究,此外,还在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对于我校跨学科未来的展望,我们可以积极展开“交通+”特色,与我们学院相关的,比如交通公共政策、老龄科学的研究、复合人才培养等。

体育工作部主任刘江:首先,介绍一下西南交大体育育人现状。学校出台了相关方案并建立组织机构后,开齐开足了体育课,大学四年级均开设了体育课,我们团队建立了15门慕课,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的形式。翻转课堂我们采用的是实践的方式,因此,我们建立了国内首家体育健康超市,包含网球、太极拳、篮球、排球等16个项目。此外,规定达到体育标准才能毕业,改革了成绩评价体系,我们的成效是体育健康合格绩效连续三年高达97%以上,而且,教育部面向全国推广我校的体育育人工作。第二个要说的是体育学科跨学科现状。体育交叉学科群包括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等多个学科,做的比较好的是北京大学,将体育学、人口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组合起来,成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主要研究的是传统体育方面。第三部分是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学科跨学科展望。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点是体育学与思政领域,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第二点是体育学与心理学,全程的体验式、实践性、反馈性等相结合实现真正深度的学习;第三个是体育学与材料工程领域,通过材料检测劳累指标,杜绝猝死;第四点是体育与医学工程领域,体育是将正常人培养成超人,医学是将病人恢复成正常人,两个领域之间的锻炼都是有共性的;此外还有体育信息工程领域、体育经济学等。最后,真诚希望体育学科和各学院进行跨学科合作,也希望各位院长重视体育育人。

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柏林:主要就“基础实践能力与项目教学研讨”进行报告。首先,我向大家分析项目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包括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工程训练中心定位、“欧林工程学院”项目教学模式难以在我国高校推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方面。实践动手能力主要在于跨学科基本技术与工具使用、基础性训练项目设计,在此,我举出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第一个案例是MIT fablab,《如何制造(几乎)所有的东西》,着力于跨学科基本技术与工具使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制造、计算、编程等多学科基本技术与工具;第二个案例是“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训”三门课程一体化,着力于基础性训练项目设能力的培养,目标在于实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一体化培养,基于新工科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用核心知识点把三门课程串起来,设计项目。采用类同创客的教育,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三个汇报的是工程训练中心的课程设计,包括基础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综合、竞赛、活动,创客微课程/课程(跨学科)三部分,而创客教育主要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基础实践动手能力。那么,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在当今与未来,或者在说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专业基础实践动手能力是什么?我认为这是教学改革应该体现的东西,如果不体现,那么实践环节很难加进去。最后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研论,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是核心知识点,这是各个学科需要一起来做的;第二个是跨学科或者说是项目式教学,最关键的是项目式设计,项目式设计主要包括基础性训练项目和专业性项目两个;第三个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好打破一个老师负责一个问题的模式,可以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最好还可以加入企业人员组队;第四个是学生方面,学生可以基于这个项目跨学科、跨年级进行组队,比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生带动本科生,也可以通过学校和院系网络平台实现校内外学生组队;最后一点是希望跟各个学院共建交大“交大fablab”,第一个是跟各个学院共同设计基础性训练项目,建设项目库,第二个是实验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来采购实验设备和工具,或者可以把学校现在的实验条件整合起来,一起进行实验。最后一句话,工程训练中心是新工科论剑之处!

体育工作部副教授宋爱玲:是什么让一位体育老师真正开始关注教学和教育的呢?是首届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一次次教学工作坊、教务处的跨学科研讨的午间沙龙以及茅以升学院的首次开课实践。一门好的课程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我们这个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在成立之初就在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培养的是对接未来的人才——不断学习新技能的兼具传统学习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跨学科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呢?思维和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课程将三种思维(批判性思维、成长性思维、创新型思维)和三种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可迁移的技能和能力)作为教学指标,以运动为主线、多学科融合,并将理念先导、方法指导、实践引导、评价主导贯穿始终。那这门课程如何实施呢?课程创设情境和任务驱动的两大目标和五大模块促进学生自主实践学习,并始终以学生成长为导向进行课程设定,多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引导上,我们会安排多种运动场景进行体验,提高教学的内在动机并在体验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以任务驱动的动手实践环节来激发团队协作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依然看重,通过教学方法将破冰环节及课前问卷、在线互动反馈平台等辅助环节巧妙地植入课堂,并配有完整的Rubric、Radar等评价体系,使课程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在这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思维就会慢慢发生改变,能力就会增长,而能力的增长不是与学习成果呈现一个简单的函数关系,而是当学生在能力的台阶上时,连他们自己都不曾预料会出现多么精彩的事情,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我们团队想要打造的有效的教与学:带领学生走进最真实的场景,带给他们最铭心的体验,释放他们最大胆的创想,用最新颖的教学模式,释放他们最内在的潜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产生最奇妙的化学反应。我们坚信: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学生内心的那盏灯点亮。

研讨和制定方案框架

与会人员自由组合成五小组,针对通过学院合作可开设哪些跨学科课程、如何通过学院间合作推动学生科创竞赛水平提升等六大主题进行研讨。结合院长报告,各小组进行了为时15分钟的研讨。各院长对跨学科课程、跨学科研究生指导、体制机制改革与保障等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分享相关成果。

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青娟:如何实现通专结合?我们认为我们学院的美育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一个重要支撑。美育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感知能力和感觉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其实,中国的教育缺乏对美的教育,比如相关的工程人员、城市建设者和决策者等,所以我们觉得可以将美育贯通到其他学科专业当中。比如:我们学院的建造节,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踊跃参与。因此,我们觉得可以看看有哪些课程模块,可以介入到其他专业的教育里面去,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构建一种不同逻辑的一个教育模式,和课程进行对接。这种的方式实际上也是我们在思考的通专结合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将一些能力融贯到专业的教育,在有限的教育当中实现真正的通专结合。

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AJacob Odgaard:建议开设《可持续美丽校园节点营造实践》跨学科课程,可以借鉴欧林工学院的跨学科课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模块学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并按照模块设置相应的学分和绩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跨学科课程也可以以邀请欧林工学院的优秀教授进行经验分享和派出学生外出访问的形式进行深度交流,提高质量。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Lutz PlÜmer、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郝莉:建议开设以川藏线项目为牵引的跨学科课程,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学科交叉,通过交流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我们可以将本门课程设置为8—12节,邀请土木学院、力学学院等其他学院的老师作约30分钟的报告,进行遥感、地质等领域的问题的探讨、交流,在跨学科项目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陈华:打造名为《根与魂的铸造》的跨学科课程,该课程将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领域、价值领域,提高学生的IQ,使学生拥有高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EQ,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基于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体育等多个学科,这门课程将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务处副处长康锐:如何通过跨学科教育平台,为不同学科教师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第一,用足用好现有资源,比如教师发展中心。第二,改造现有资源,比如开设专门的教师食堂、教师的午休室,为不同学科的老师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第三,创造新的平台,比如为跨学科项目的老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合作空间,实现不同学科老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刘晓波:建议开设《交通运输发展史》跨学科课程,使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密切关注交通运输前沿领域,争取做出前沿的科研成果。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向仲敏:建议开设《交通承合》跨学科课程。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是和“交通”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庄子文化、墨子文化,我们有意联合交运学院等其他学院开设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名为《交通承合》的跨学科课程。

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院长王永杰:建议开设《工程管理》这门跨学科课程,综合型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还需要相应的管理能力。借助系统工程的概念,从四个维度出发,即考量一个项目的行业发展需求情况、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需求情况、资源配置和管理角色问题、产品的适应性和创新的问题,我们有意打造《工程管理》这门跨学科课程。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钱林茂:建议开设《轨道交通发展前沿》跨学科课程,结合各个专业的背景及特色,运用轨道交通领域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打造面向本科生、使本科生真正受益的通识课课程。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开云、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柏林:开展面向研究生的多学分的跨学科课程,此类课程将密切结合学生的研究方向,将有关的知识系统性地、全面的展开,并设置足够多的、足够细腻的学分。

2.jpg

信息员:阮琦     作者:李青潞 郎佩冉 孙蕊 摄影:鞠红伟 范瑞珑     责任编辑:阮琦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