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川观新闻】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校长们为2025级新生送上寄语

来源:川观新闻 日期:2025/09/10 11:56:40 点击数: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大学校园迎来2025级新生。连日来,为迎接这些怀揣理想的年轻人们,四川多所高校陆续举行了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

在开学第一课上,四川各大高校校长纷纷向新同学们送上寄语和期望,祝福他们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这些满怀希冀的词句,哪一句戳中了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

青春正向阳 为学当奋进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

为学当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志向。青年为学首当志存高远、胸怀家国,在认识自我的内在探寻中找准起点,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浪潮中拓展维度,把志向和信念从模糊的憧憬变为清晰的路径,方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希望同学们赓续先辈崇高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大业,努力学习知识,不断锤炼本领,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为学当有“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勤奋。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主动用好学校的学习资源,多去图书馆、实验室,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心无旁骛、脚踏实地遨游学海;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实验、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让晨读夜研成为青春岁月里最坚实的注脚。

为学当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想要在一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沉淀和持之以恒的精耕细作,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方能有所收获。希望同学们在求学路上,锚定目标方向,扎根专业沃土,执着钻研、持续深耕,即便前行速度慢一些,但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此以往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为学当有“白云满地江湖阔,著我逍遥自在行”的襟怀。站在人生新的起点,希望同学们无需太在意一时的成败得失,始终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坦然从容地拥抱学习生活中的起伏与波折;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学会与他人相处,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既要善待自己,也要包容他人,努力在广阔天地中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自我,收获更加丰盈的人生。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

为家国砺学 为天下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

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家国情怀。成电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振兴民族电子工业、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当时,一批有志青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同使命才来到成电。林为干院士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天,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在校园里依然可以看见林院士的塑像,学校还设置了“林为干班”,目的就是要把林院士“对党忠诚、科技报国、潜心向学、奋发有为”的精神传承下去。这是我们成电人融入血脉的坚定信仰,是扎根心底的家国情怀,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

开阔国际视野,拓展世界眼光。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度互联、高度互鉴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愈发依靠跨国界的协同与合作。新一代成电人不仅要理解中国国情,也要具备与世界对话和合作的能力。愿你们在成电的岁月里,不断拓展认知边界、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成长为扎根中国大地、兼具全球视野的领军型人才。

培养跨学科思维,提升数智素养。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也要培养跨越学科边界、整合多元知识的能力,培养运用数智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既能深耕一域、又可贯通多维。唯有如此,才能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驾驭变革、引领创新。

涵育人文精神,守护心灵之美。人文精神与科技创新是相互渗透、彼此成就的。同学们在积极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培养人文精神,要保持对文明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对生命的敬重,让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温度相互交织,既要探索宇宙的边界,也要守护心灵的光芒。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

在奋斗中书写闪亮青春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闫学东

希望你们做“精勤求学”的交大人。专心勤勉、探求学问,这是同学们的为学之本。大学学习是同学们人生至关重要的筑基阶段,非一朝一夕之功。同学们,学习、读书、科研,是为了继承、探究、发扬,希望你们敏而好学、克制浮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跑好求学路上的马拉松。

希望你们做“敦笃励志”的交大人。敦厚诚信的品德,成就大事的志向,这是同学们的成才之本。同学们,希望你们树立家国天下之志,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希望你们做“果毅力行”的交大人。“果毅力行”要求同学们果敢坚毅,身体力行,这是同学们的作风之本。从书本上得到的学问终究是表象化的,要想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勇于实践、知行合一。同学们,希望你们锤炼滴水穿石的奋斗韧劲,精益求精,做实干家,完成从“理论学习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转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

希望你们做“忠恕任事”的交大人。忠诚无私于公,尽心竭力于事,这是同学们的成事之本。相较于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份品格更是决定你们能走多远、能成多大事的关键所在。同学们,希望你们谨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为人有担当,做事讲原则,选择顾大局,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以坚实的脚步走好接下来的交大之路,一点一滴将梦想浇灌成现实。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李永强:

善问者成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李永强

叩问未知,在永葆好奇中释放天性。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敏于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乐于挑战难而有意义的事情,在不断尝试中找到心中的热爱与坚守,在每一次“不设限”的敢问、好问和会问中释放天性、突破自我。

求问学理,在交叉融通中重塑认知。希望同学们既要扎根所学专业,又要跳出学科专业的局限,努力成为博学多才的“斜杠青年”。本科生要打好基础、勤于发问,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认真学好每一门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的通识课程,主动选择有挑战度的专业课程,深读有字之书、广阅无字之书。研究生要聚焦前沿、敢于设问,主动融入跨学科项目小组,积极参加高水平学术论坛,勇于探索交叉学科领域,善于在精读文献、扎根实践中提出关键问题,培育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探问本质,在理性批判中淬炼思维。希望同学们积极投身研究型、探究式学习,不止步于表象与记忆,不盲从于权威与算法,在寻常中关注“异常值”、发现“真问题”,以理性批判思维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练就洞察事物本质的“火眼金睛”。

追问意义,在经世济民中拓展格局。希望新百年的西财人传承红色血脉,赓续先辈志向,将国家需求、社会关切转化为学术追问,将个人的才华与热忱,汇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滚滚洪流,在每一次困惑中叩问初心,在每一次求索中追寻意义,在严谨治学、经世济民中成就卓越。

来源:川观新闻2025年9月8日https://cbgc.scol.com.cn/news/6717348?from=iosapp&app_id=cbgc


作者:钟帆 江芸涵   编辑:冉孟雨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