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 替代面对面交流, AI如何介入亲子互动;家庭治疗公益直播如何服务婚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数智时代来临,如何开展好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
7月19日,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七届婚姻家庭治疗国际研讨会在蓉举行。大会以“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数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探行业发展新路径。

研讨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院、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四川省心理学会等多家单位协办。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平教授表示,数智技术的崛起既为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带来创新机遇,也对服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普惠性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承办方,西南交通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学术合作,贡献“交大智慧”,推动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事业发展。
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苏彦捷教授指出,数智时代正重塑家庭关系——从 “低头族”替代面对面交流,到AI介入亲子互动,技术既带来远程心理服务的可及性提升,也引发心理咨询专业角色定位、数据伦理等新问题。对此,中国心理学会已推动发布婚姻家庭咨询师注册标准及伦理守则,将远程服务等数字化场景纳入规范,为行业发展筑牢专业根基。
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罗跃嘉教授结合国家战略强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2025年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均凸显婚姻家庭心理服务的重要性。他提到,专委会2025年推出的“家庭治疗公益直播”引发社会热烈反响,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数智赋能”,聚焦婚姻稳定性、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等核心议题,构建服务新生态。
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晓义教授认为,数智时代需从三方面破局:借助技术拓展研究边界(如其团队研发的夫妻互动智能分析系统已见成效)、推进标准化建设(2025年5月通过的三项行业标准为标志性成果)、坚持本土化实践。
本次大会将在未来两天内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实务工作坊、圆桌会议等形式,围绕AI赋能婚姻家庭治疗、本土化服务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心理学会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方晓义等专家共同呼吁,行业需以“科技向前,家庭向心”为导向,让技术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而非情感隔阂的屏障。据悉,来自国内外的数百名心理学研究者、婚姻家庭咨询师及相关从业者参会,共同为推动数智时代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主办单位表示,本次会议是婚姻家庭研究者与实践者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数智时代背景下,致力于进一步强化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将数智时代的澎湃动能,转化为提升婚姻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强大助力,提升服务质量与覆盖面,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从中受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家庭力量。
来源:四川新闻网2025年7月19日https://scnews.newssc.org/system/20250719/00154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