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28日,光明网“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走近西南交通大学,并在光明网主页以题为《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走近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从制造到“智”造 多维度育人才——走近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刊发文章及视频,聚焦报道西南交通大学办学成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旨在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
《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走近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报道中提到,港珠澳大桥、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深中通道、雀儿山隧道……在广袤的大地上,一座座桥梁与一条条隧道,横跨江河,穿越群山,支撑起交通强国建设,也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与生活。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蒲黔辉介绍,由于我国平原少、群山多的地理构造,决定了在桥梁与隧道建设上有大量需求。学校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发轫于1896年建校之初。学院目前有三个国家级平台和多个重要建设单位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重大工程,如港珠澳大桥、四川雀儿山隧道等。“如今,桥梁和隧道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配合,因此,在教学中,也积极推动学生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从制造到“智”造 多维度育人才——走近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报道中提到,2025年伊始,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开展密集试验,它设计时速450公里,商运时速400公里,凭“新科技”“硬实力”刷新纪录。而“中国速度”的背后,融入了机械工程的非凡智慧。从蒸汽机轰鸣开启工业革命,到数控机床推动智能制造,机械工程构建起了现代工业体系的骨骼与血脉。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丁国富介绍,机械强则工科强,机械工程学科下列4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程学科转型升级,相关专业毕业生遍布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其中,在工业软件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光明网2025年3月27、28日
https://share.gmw.cn/kepu/2025-03/27/content_37930090.htm
https://share.gmw.cn/kepu/2025-03/28/content_37930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