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增强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问题源头治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日期:2024/05/30 19:01:13 点击数:
信息员 夏怡帆 摄影
部门审核 终审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雷鸣副教授理论文章《增强心理素质 加强心理问题源头治理》,对新时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出建议。全文如下: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要多举措开展好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以外,还需要从源头上增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免疫力”,在重视方法、工具、手段的同时,更应重视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素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从增强民众心理健康实践看,中西方有不同的干预思路。在西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典型思路就是心理卫生运动。这种工作思路发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首倡者比尔斯Beers)结合自身的治病经历,发出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呼吁,提出了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的理念,发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卫生运动旋即从美国开始向全世界其他国家传播开来。20世纪40年代末,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心理卫生工作从消极治疗向积极预防的转变,同时也使“心理健康”这一概念受到更广泛关注。在此后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中,心理健康逐渐取代了心理卫生。实际上,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是有所不同的。心理健康一般用于指代个体的心理状态,而心理卫生既用于指代一种社会活动(旨在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也用于指代一门专门的科学(着眼于增进人的心理健康)。从实践来看,心理卫生及其运动旨在通过外部影响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看重的是增进全民心理健康的方法、工具、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针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理念。在中国,多数学者都提出要在源头上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关尹子》提出“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把心和情都视为性的派生物。《黄帝内经》也提出“养身莫若养性”,其中的“性”包含了先天生成之性和后天习成之性,养性”就是指不断发展、完善自己先天和后天的本性。可以看出,养性才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根本。近代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中提出,完全之人是由“身体之能力”和“精神之能力"两方面的“调和之发达”所构成,培养精神之能力"即“心育”,需要智育、德育和美育共同完成。从内涵来看,“精神之能力"并不是仅仅指心理健康,而是指人的精神面貌。杨贤江则进一步运用和深化了“心育的观点,提出树立全人观念,营造全人生活,“就卫生言之,则有身体的与精神的二种”“保健康之第一要法,实在于精神之养护”。这些观点一脉相承,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需要从性”“精神”的角度入手。

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开始关注人的素质,即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教育改革思潮,素质教育在全国开始推行。作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素质也得到高度重视。心理素质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能够促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协调,是其他素质的载体,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随着认识的深入,国内学者又进一步提出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强调它是影响或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医典籍和治疗实践中蕴含了大量心理健康促进的具体方法,但总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更多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探究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和手段

心理素质是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是个人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大量研究也证实,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是“本”与“标”的关系。心理素质是人稳定的、内在的心理品质,而心理问题则是因心理素质不全或较弱而出现消极的、负性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存在直接的关联,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健全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途径。新时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心理健康的促进并重,将培育心理素质与促进心理健康作为推进心理健康工作的“双驱力”。从实践效果看,应协同推进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心理卫生运动或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形成两者交汇交融的局面。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心理素质,只是在后天社会环境影响下,某些心理素质稍显不足,这才使得这部分学生在一些高危因素影响下出现心理困扰甚至心理问题。我们不能因一些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仅仅关注少数群体,忽视了固本培元的工作。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正本清源工作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根本。这就需要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顶层设计,在厘清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养以及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服务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并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是准确把握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正其心、善其身、修其为,形成培育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正本溯源,了解并把握积极品质的形成规律,优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案。同时,要注意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注重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完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从纵向即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视角涵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有机衔接、递进式推进;从横向角度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形成涵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合力。此外,还需要处理好心理素质培养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既要看到独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也要注重将心理素质教育寓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是面向全体学生从源头和末端同时发力,将正心与疏心有机融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学生群体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固本培元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前期的研究已经在心理素质概念内涵、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开发、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以及心理素质教育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扎实的研究。当前,还需要将心理素质教育与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妥善应对等管控性工作有机融汇,将源头治理和末端管控结合起来,同绘“一张图”,密织“一张网”,前端发力,后端支撑,构建新时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这就需要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高质量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和数智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发挥心理育人的完整功效。

4a8f3e88bb5f5e01df49d7632978b54.jpg

作者简介:雷鸣,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率先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国家一流课程“幸福心理学”课程负责人,3门四川省一流课程负责人。目前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级课题4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近年SCI、SSCI、CSSCI、中文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4部。西南交大唐立新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教书育人优秀奖获得者,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三等奖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22日第5版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824&eid=48939&sid=226496&idate=12_2024-05-22

微信图片_20240530102030.png


信息员:夏怡帆  作者:雷鸣   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