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锦观新闻】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这是一个新起点,任重而道远

来源:锦观新闻 日期:2023/12/19 14:39:15 点击数:

走进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何川的办公室,眼前先出现的是满柜子的书籍。从轨道交通专业类书籍到文学作品,从历史记载到现代科学,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了空隙。

11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何川教授位列其中,入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3b151752-ae4b-497c-b9a9-70e6e2be5211.jpg

“是荣誉的象征,也是责任的标志。”当何川与记者面对面时,他是这样形容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心情。从1980年开始接触土木工程学习研究,时至今日,在43年时光中,何川是如何脚踏实地为隧道工程研究贡献力量,又是如何看待当下创新人才培养?近日,记者与何川面对面,一同探讨了这些年来他的历程。

“要快乐地走在这条道路上”

从1987年留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再到海外留学,何川与他的团队一直扎根于“大型复杂隧道的结构分析与安全控制”的细分领域当中。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串联起了城与城,拉近了国与国的距离。“就如同现在,我们在路面上行走,但是在地下,有着一群默默付出的团队,正在加快地铁的建设,其修建安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何川说,如地铁一样,由高速铁路、公路等接线而成的交通网络,会遇到大量的艰巨且复杂的隧道工程,这不仅需要高精尖技术,同时也需要人才,这不仅仅是自身兴趣所在,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交通网络的建设,常常要克服地形、地貌等多重考验,而何川所参与建设的隧道工程更是重难点之一。2000年前后,何川作为雀儿山隧道预可研专家组组长,与团队连续步行穿梭在5000多米海拔的雀儿山垭口之上,看地形、看线位、看隧质。“当时真的是对于身体的考验,而我对于这件事情的专注度和我从事这份事业的意志力,支撑我来完成这项严峻的工作。”何川表示,虽然身体难受,但是心情很高兴。

而当想到交通二字,“路”便是第一反应。 不仅是在修路,何川同样也行走在路上。他把人的奋斗比作“路”。“就像是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以后我要走的路还很多。”何川说,他常常对自己,也对自己的团队讲,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并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精神,要快乐地走在这条路上。

“大学研究的第一任务是培养人才”

2000年时,何川开始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系主任,他十分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的研究与专业科研院所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不同,大学研究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在任教过程中,我明白工程建设类的教学,就是要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要培养宽广的视野。”何川谈到培养交通领域人才时这样说。

此外,何川当下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无论是本科生或是研究生,应把最新的国内外高精尖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其中教材是重点之一。在何川任职地下工程系系主任期间,他与专业教师编制了一系列城市地铁、水海下隧道等的教材,这样不仅有了理论实践,同时也能够与时代接轨,时刻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拓宽学生的眼界。

同时,何川表示,走出校门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校园能够培养人才,但是不能仅仅只在大学校园里培养人才。”何川说,从事交通建设,不能够坐而论道,而要积极参与工程实践,要真正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把学过的知识具体化,把理论具象化,才能汲取到知识的养分。

院士简介:

何川,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专家委员会隧道组长,川藏铁路、滇中引水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专家组成员。

长期致力于大型复杂隧道工程的结构分析与安全控制研究,主持承担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重大工程建设科研项目/课题70多项,在解决特殊地质、高水压、强震及高海拔等复杂条件下,隧道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控制的系列理论与技术难题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越江跨海隧道、复杂城市地铁、艰险山区隧道的结构安全控制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来源:锦观新闻 2023年12月19日 https://v5share.cdrb.com.cn/h5/detail/normal/5590333173269504


信息员:唐颖  作者:魏捷仪   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