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程能让学生边吃边上,还能顺手把学分给修了?近日,西南交大开设的新课“食话食说”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堂面向全校开设的公选课,“食话食说”课程上线仅三周时间,就以独特魅力牢牢栓住了学生心和胃,不少学生为了争取“蹭课”机会打爆班主任、学校后基处饮食中心的工作人员余洋洲老师的电话。
32个学时学完16道菜
结业时要给同学做一桌菜
据了解,“食话食说”这门课程总共32个学时,每周二下午上四个学时,学生在学完后,将掌握16道菜品的制作,包括鱼香茄饼、水煮肉片、麻婆豆腐、酸菜鱼等经典川菜制作工艺,还可以获得两个学分。”
余洋洲介绍,“开设这门课程的起因是学校发现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以后仍然不会做饭,一日三餐热衷点外卖。”
“饮食服务中心一直积极参与学校“服务育人”工作,着力实现“服务育人”与学校育人总目标的协同协作,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认真做好师生日常餐饮服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合理延伸课堂教育,积极拓展服务育人工作领域,开设了这门课程。”刘洋洲表示,这门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是学生走向社会、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他透露,经过筛选,全校范围内有15名同学成为这一课程的首批学员。“他们在结业时,将为同学做一桌子菜。”
记者了解到,在这门课课堂上,老师除了教大家怎么做菜以外,还会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烹饪原料知识以及川菜制作工艺,还会穿插讲授饮食营养与卫生、西餐礼仪等知识。
硬件软件达到一流专业水准
帮助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虽然是一门公选课,“食话食说”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却达到了专业水准。
记者了解到,这门课程实训场地借鉴了专业厨师学校的教学布局,采用全电磁炉,避免授课中的噪音源及热源;针对非烹饪专业大学生群体,炉灶设计为居家模式,便于上手操作,所有餐具均精心挑选;电视投影,便于数字化教学;另外,为了怕大家在上课过程中太热,操作室里安装了两台中央空调。
师资方面,这门课程聘请了四川商务学校的罗恒大厨担任主讲老师,学校各食堂经理和厨师长组成的助教团队。整个教学团队成员都有着2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
“我们在筹备这门课之初,每一个环节都以最严格的标准来,我们还专门去了专业烹饪学校调研学习。”
据了解,食话食说”每堂课在上课之始,主讲老师先教授大家菜品制作理论知识,之后老师将亲自演示菜品制作方式,并请学生试吃。在试吃完以后,再请学生自己完成菜品制作。
记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在课后会将菜品打包,带给自己的好友分享,这也造成了更多的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学生刘家俊表示,这门课程是这是一次很好学习和实践机会,不限于课堂, 还能在现实中实践。这门课不仅能让我们学到烹饪技巧,还能培养团队合作,交流,沟通能力。
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5月30日(记者 郭莹)
http://news.chengdu.cn/2018/0530/19771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