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川观新闻】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推进活动举行

来源:川观新闻 日期:2023/05/08 10:58:22 点击数:

图片

5月6日上午,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推进活动举行。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活动并宣布项目建设集中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致辞,并共同为科学中心揭牌。

活动开始前,王晓晖、黄强等听取了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重大设施项目有关情况汇报。王晓晖指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坚定不移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四川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接连赋予四川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省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使命,为四川推进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战略先导,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特别是要聚焦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大力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切实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实验室体系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四川更大贡献。

黄强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说,四川是科教大省、军工大省,创新资源丰富,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在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中央在成渝地区布局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标志着四川深度融入全国区域创新高地总体布局。这次集中启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吹响了四川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冲锋号。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齐心协力加快推进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运营,确保大科学装置集群早建成早见效,推动形成更多“川字号”原创性成果,打造更多“川字号”战略性产品,培育壮大更多高水平“川字号”创新人才队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四川力量。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泽主持活动,成都市市长王凤朝发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同志代表项目业主单位发言,相关方面签订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书。

图片

10时25分许,在热烈掌声中,王晓晖、黄强共同为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揭牌。随后,王晓晖宣布: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集中启动。

据了解,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以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左右为核心区域,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打造原始创新集中承载地。此次活动集中启动建设的项目包括: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聚变技术研发基地等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以及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准环对称仿星器等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省领导施小琳、陈炜、郑备、杨丹,省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负责同志,有关方面代表等参加。

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定位、布局是啥?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作出部署。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国家首个区域综合性科学中心由此落户成渝,其中四川区域选址天府新区兴隆湖,重庆区域选址金凤片区。

图片

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规划布局图。

据了解,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定位为科学中心创新策源地、国家实验室和天府实验室承载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核支撑,将聚焦先进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瞄准战略高技术开发,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研究基地集中承载地。

按照规划,科学中心将形成“一中心、一基地、四园区”功能布局,即建设鹿溪智谷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地,以及航空动力科创园、新兴智能制造产业园、凤栖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兴隆湖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园。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承建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目前,科学中心已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35个,落地国家实验室1个、天府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省级设施3个、国家科教基础设施7个;已落地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等校院地协同创新机构43个,引育院士11名、高层次人才超6000名。

活动上,省发展改革委与有关项目单位签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书,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准环对称仿星器等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此次开工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着眼构筑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凝聚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将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川观新闻2023年5月6日 https://mp.weixin.qq.com/s/MrPbPykeWdn432wJgCCsDw


信息员:郭欢欣  作者:张立东 李淼 张守帅   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