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川观新闻】高校通识课程思政建设须做到“四个坚持”

来源:川观新闻 日期:2023/01/04 16:50:40 点击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各学科专业课程逐步开始挖掘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人格养成、精神铸造的功能,达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目的。

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价值塑造对学生进行深度引导。例如,在理工科类大学进行人文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时,不仅仅是传授人文学科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要让学生能够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南方科技大学为学生开设的《跨文化交际》人文通识课程中,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思考过程影响和塑造学生的文化特性,目的是培养理工科学生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环境中,探索如何寻求共同点、求同存异,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程《悦读与旅行》作为西南交通大学跨学科板块通识课程之一,首次将阅读和旅行结合在一起,形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模式,强调通过课程加强学生对于我国轨道交通文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生投身“大国制造”的热情。

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通识类课程除了进行课堂教学,还可以采用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把握深度与广度关系,让学生适度忙起来,用实践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参观实践与总结汇报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能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聚焦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内容、方法与功能等方面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注重润物无声的策略设计与过程把控,达到对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动机唤醒的目的,对激发学生专业志趣与报国情怀有很好的效果。中国传媒大学《大地传媒坊》课程,要求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从田野实践寻找新脉”。目的是希望学生的学术成果是由田野实践而来,而不是“闭门造车”,产出的成果更是要运用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而不是淹没在论文库中。因此,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必须围绕“乡村振兴”等当下中国大地实际问题开展社会调研,调研结束后,师生更是与媒体合作,将实践成果广为运用宣传。从实践-成果-转化-结果四个方面极大激发了学生在“做中学”的学术热情和“做中练”的奋斗精神,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田野实践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领悟中提高科研能力,践行群众路线、拓宽就业渠道,在实践中构建传媒实践、学术与社会互通互动的有机关系和全新格局。

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与高校办学定位相适应。高校通识类课程因各高校办学实力、办学定位、学科优势不同,课程建设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高校由于办学经费充足、领导重视等因素,通识类课程建设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好的建设效果。如南京大学通识类课程涉及理工文史哲艺等学科多达数百门,多门通识类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校级示范课程乃至省市示范课程。而有的学校通识类课程建设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欠缺、师资欠缺等原因没有能够形成规模,仅仅开设了少数几门课程,沦为了学生混学分的“水课”。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类高校,通识类课程想要学生听得有兴趣、学得有深度、学完有收获,就需要和国情、校情相结合,尤其是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

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打造跨学科授课团队。通识类课程由于师资力量的局限,部分课程内容较为单一,跨学科师资力量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升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重要一点是对于课程难度、深度、广度的建设,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西南交通大学《悦读与旅行》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及实验室科研人员构成。其中,3名教师为工学博士硕士,1名教师为法学博士,2名教师为文学硕士。专业方向涉及机械设计与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市政工程和中国语言文学等,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学科优势互补、结构科学、分工合理。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多领域能力的锻炼,通过课程小组项目制运营推进,体现了教学团队的理论深度和设计用心,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场域。

总体而言,通识类课程思政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通过课堂与实践的互动,结合各个高校实际办学目标和定位,在学生价值引领、人格养成、能力提升方面做出相应的探索和尝试,以期达到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互融互补,相互作用的结果。

来源:川观新闻2023年1月3日https://cbgc.scol.com.cn/news/3916325?from=iosapp&app_id=cbgc


作者:余卉 郭立昌 杨都强   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