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新网】西南交大校长徐飞寄语新生:对拖延说不

来源:中新网 日期:2018/09/03 16:37:00 点击数:

“面对拖延,要坚决说不。”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31日在西南交大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表示,拖延是“时间杀手”的“变体”,学生应当通过控制、规划和创造,以当下的努力,提高行动的质量。

据了解,拖延症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的,把计划要做的事情无限往后推迟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有86%的职场人和80%的大学生都患有拖延症,拖延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群体的集体通病。

“实际上,拖延是一个逐渐丧失自我的过程,本应立即行动,却被等一等、放一放、缓一缓,甚至是视之不见、故作轻松、及时行乐的心态完全操控。”徐飞指出,拖延还是一种变形的生活方式和反抗周围的惯性形式,如“我更想明天做这件事”,或“有压力我才能做好”。

有一种典型的拖延是入睡拖延。结束了一天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虽然身体已经发出了想要休息的信号,可是很多人不甘心就此入睡。《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的调查显示,88%的被调查者因玩手机拖延入睡,本来告诉自己只刷十分钟的朋友圈、微博,结果一眨眼就已经快到凌晨。

“当下工作效率最大的杀手是手机,微信、朋友圈等都会让人分心。”徐飞建议,同学们一小时的时间里可以集中精力工作55分钟,这期间手机用飞行模式和静音模式,并使手机屏幕朝下,然后再用5分钟处理手机中的重要事情。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可以很好地避免时间碎片化。

拖延很大程度上是惰性使然。“作为人性弱点的惰性并不可怕,怕的是被惰性控制。”徐飞表示,同样是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或撰写论文,是精益求精,止于至善,还是60分万岁,过关了事,这当中有天壤之别,同学们要做前者,莫负韶华。


来源:《中新网四川新闻》2018年8月31日  (记者 贺劭清)

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43539&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作者:贺劭清     责任编辑:陈丝丝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