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轨道交通工程”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成都召开,轨道交通领域10位顶尖专家围绕“高速铁路工程科学与技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磁悬浮交通技术发展”三个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探讨了轨道交通领域前沿科学技术,评述了近期轨道交通领域科技发展并作前瞻预测,奉上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据悉,本次论坛是中科院举办的轨道交通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西南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论坛的举办旨在深入梳理现代轨道交通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和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结合国家轨道交通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剖析现代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并重点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不足,理清与我国现代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密切相关的前沿科技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和凝练重点研究方向,从而促进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莅临论坛并主持相关报告环节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程耿东院士、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于起峰院士;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赖远明院士;来自清华大学的雒建斌院士。出席论坛的还有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副校长周仲荣出席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担任本次论坛执行主席。
会上,浙江大学陈云敏院士总结了国内外对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模型、路基内部动应力分布特征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提高的放大效应、列车运行引起路基循环累积沉降分析方法及控制和修复技术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发展的展望。
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指出,新能源空铁是我国大城市实现地下、地面、空中立体化交通,缓解城市和旅游景区交通拥堵问题的一种创新解决方案。他着重介绍了新能源空铁交通特色、研发进程、技术创新的情况,并作了发展前景的展望。他谈道,四川、贵州等地均在推进新能源空铁项目,东南亚多个国家也对系能源空铁产生了极大兴趣。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介绍,西南交大构建了目前轨道交通领域中世界上最完备、最先进的科研平台集群和最核心、最完整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创造了以“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等为代表的技术成果转化创新体系。他表示,本届论坛的举行,必将有力增进轨道交通领域专家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轨道交通工程前沿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探索注入新的动力,对轨道交通发展前瞻和战略愿景达成深入共识。西南交大诚愿与同行一道,加强交流合作、砥砺学术思想、引领科技进步,共同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来源:四川新闻网10月20日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81020/00091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