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封面新闻】西南交大校长徐飞:人工智能变革高校教育 班级授课形式或将走向终结

来源:封面新闻 日期:2018/11/01 10:19:00 点击数:

日前,“2018大学校长论坛”在山西太原市举行。围绕主题“回归·创新·育人”,来自全国各地60余位高校校长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为“双一流”建设集智聚力。

就“时代新人的精神内涵与培养路径”这一主题,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演讲中表示,时代新人要做到“五有”: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徐飞表示可从“回归”、“创新”两个方面着力育人。

徐飞指出,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根本使命,回归高校首先是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科研机构的本位。“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其它职能和使命都是由人才培养派生出来的。”徐飞说。

徐飞认为,大学创新应当重点从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育形式的革新,以及学习边界扩展三方面着力。

“在教育教学方面,高校要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徐飞介绍,西南交大着力推动教学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变,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评价→反馈→改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机制。该机制通过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与评估,支持教师教学创新追求卓越,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打造“质量+创新”的教学文化。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变革。因此,高校教育要以“互联网+”理念和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徐飞预测,未来高校将加速“去中心化”,实现知识学习更先进、更广阔的开放化、共享化,班级授课形式或将走向终结,“机器+人+N”将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场景,基于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将大行其道。

而在拓展学习边界方面,徐飞提出构建“五课堂”,即传统和现行的教室内课堂;校内课外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各种活动;国内校外各类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留学、游学、访学等海外学习、交流和出席国际会议、参加国际竞赛等。易班、MOOCs课程、翻转课堂等虚拟课堂和网络交互等学习平台。

徐飞在演讲结束时强调,育人不仅要言传身教,更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尤其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善因,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来源:封面新闻10月27日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130765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杨晓蓓     责任编辑:梁碧波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