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一位13岁的男孩有些想不通:自从妈妈生了一个弟弟后,好像精力都不在自己身上了。他倍感失落,坐上了到成都的大巴,决定坐火车去上海“闯一闯”,幸亏被成都火车南站民警拦下并送回家。
妈妈生了弟弟 男孩感到失宠离家出走
11月22日下午15时许,成都南车站派出所民警在售票厅巡视时,一名身穿蓝色外套、黑色长裤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男孩在火车南站售票厅购票,因没有身份证,正欲求助民警,民警见其没有家长陪同,觉得事出蹊跷,于是将小男孩请到值班室询问情况。
询问过程中,男孩支支吾吾、不愿讲话,经过耐心疏导,男孩终于向民警敞开心扉说道:他今年13岁,家住彭山,爸爸在外打工,妈妈操持家务,本来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可是自从弟弟出生后,妈妈的精力都用来照顾弟弟,他逐渐感觉妈妈心里只有弟弟,不再爱他了,加上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就倍感孤独与失落。22日一大早,他从家里偷拿了300元钱便离家出走,坐大巴到成都,想从成都去上海“闯一闯”。
知道孩子的心声后,民警安慰着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只是工作忙、家务重,忽略了对他的关心,并劝说孩子现在他年纪太小,还不能任性地“闯世界”,一定要认真学习,不让家长担心。听到这里,本来不愿意提供个人详细情况的男孩终于告诉了民警自己所在学校和母亲的联系方式。最终,民警将男孩带上了开往彭山的列车,叮嘱列车长一定要把男孩安全送到其母亲手中。
二胎家庭:事前沟通很重要
这个案例的结局是有惊无险,生二胎给家庭到底带来了什么?需要如何给孩子沟通,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更愿意生两个,让孩子有个伴,陪着彼此成长。
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 、西南交大心理学教授宁维卫认为,家长要想生二胎不能“任性”,如果不和孩子沟通好,会让老大出现消极的心态,影响整个孩子的成长以及家庭的和睦。
“老大”不希望父母生二胎主要是因为担心自己有了新弟弟或妹妹后,父母的爱会被分享,失去关爱。“在独生子女的世界,都是众星捧月的模式,1+6(一个孩子、父母及双亲长辈),突然多了一个人出来分担这份爱,孩子难免会担心。”这时,孩子的内心会失去安全感,有恐惧心理。
宁教授认为,在家长决定生二胎之前,一定要给孩子多沟通。“一定不要擅自做决定,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他建议,可以告诉孩子:家庭要有一个新的伙伴了,他将不再孤独,并且父母会像以前一样爱他,打消孩子的顾虑。
“老二”出生后,父母和孩子都有一个彼此适应的过程,此时对孩子心理教育也很重要。首先,要告诉孩子父母的爱不会分担,其次应该让老大有“角色意识”,让他明白,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对老二多一点关爱,让他也有家庭成员的责任感。“二胎生下来以后,不是生了孩子就完了,家长面临的是两个,应该更注重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
来源:封面新闻11月24日(记者 田之路)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14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