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四川新闻网】跨越70年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三下乡”重走成渝路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日期:2022/07/26 11:47:36 点击数:

70年前的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这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修筑的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全线505公里的“巨龙”,打破了千百年来“蜀道难”的局面。

日前,西南交通大学“重走成渝铁路 传承红色文化——纪念成渝铁路建成通车70周年主题实践队”来到了成渝铁路陈家湾站、柏树坳隧道、洪安乡站等站点考察,寻访亲历者,跨越时光,实地重走这条不屈的热血之路。

实践队成员出发前合影

成渝铁路线上的陈家湾站,是由成都平原进入山区的第一站。如今的陈家湾站暂停了客运列车,主要运送石料、化工等工业产品,历经70年风雨,仍在勤勉服役货运。在陈家湾站工作了30余年的站长毛建明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以前这里的客流量特别大,简直是人山人海,沿线生活的百姓都带着自己的商品坐火车去外面售卖,场面热闹得很。”

“我对铁路有着很深的感情”,谈及在一个小站默默坚守几十年的感受,一家三代都是铁路人的毛建明说,“每当我来到车站抬头看见飞往南边的一架架飞机时,我知道机场的石料,飞机的燃料都是经陈家湾站运送过去的。这是天空与陆地的默契,也是自己作为铁路人立足岗位的坚守和自豪,更是成渝铁路的荣光。”

队员们采访在陈家湾站工作了30余年的站长毛建明

“隧道这边是龙泉山,过去就是成都平原!”毛建明对这座在洪安乡至陈家湾间的柏树坳隧道再熟悉不过。“这条622米的隧道,就是你们西南交大的校友、著名铁路专家蓝田设计的。”

在毛建明站长的带领下,队员们穿越山坡,来到陈家湾车站6公里以外的成渝铁路全线最长的一条隧道——柏树坳隧道,重温铁路专家蓝田的红色故事。

西南交通大学1916届校友、著名铁道选线专家蓝田,曾担任西南铁路局勘测队队长。为了精测线路,年过花甲的他从重庆沿长江步行到朱杨溪,又从内江沿沱江走到金堂,对成都到乱石滩一段提出改线方案(修建柏树坳隧道),缩短线路23.8公里。通车后铁路运营费、维修费也大为降低。

忆往昔,观当下。在柏树坳隧道追忆蓝田校友的感人故事后,实践队一行来到位于成都市龙泉区的洪安乡站。

实践队一行来到位于成都市龙泉区的洪安乡站

“不同的时代,洪安乡站始终担负着使命,贡献着它的力量。如今,洪安乡站担负着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据洪安乡车站站长、西南交大1991级校友李平伟介绍,洪安乡站从2005年逐步减少客运业务,开始部署危险货物运输,油专线、化工专线等6条危化品专用线陆续建成。现在,洪安乡站已经成为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主要的危险化学品货运站。

“我是在洪安乡站工作的一名铁路新人,我觉得成渝铁路非常了不起,它为川渝两地的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年22岁的00后铁路工作人员王彦琪向队员们自豪地说道,我为能在洪安乡站工作感到很骄傲。

“这一路,很受启发,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交大学子,未来我将在交通强国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实践队队员林宇说道。在第一天的实践圆满完成后,队员们感到很受鼓舞,纷纷发出了“丰碑七十年,情系第一路,吾辈向未来”的感概。

据了解,该实践队还将前往内江市、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椑木镇、沱江大桥、重庆市、渝新欧班列、重庆工业博物馆等成渝铁路沿线城市和地标实地考察学习。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22年7月16日 http://spzt.newssc.org/details.html?id=64412

信息员:杨惠     作者:张琬祺、魏敏、陈淋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