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有交大。”作为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综合实力最优、影响力最强、学科配套最齐全,专业设置最完善,核心资源最充分的顶尖院校,西南交通大学在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学等领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如何更好的深化校院企地深度合作新模式,培育发展新经济、新动能,已成为成都市人民政府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在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23周年校庆暨机械学科创建100周年之际,5月18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蓉”归故里·西南交通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交通天下 汇智蓉城”为主题,包括展览、“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校企地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重点内容。
高校与城市共兴
现场签约 助力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名城哺育名校,名校滋养名城。 “我们愿意把交大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愿景紧密结合。”西南交通大学将以“蓉”归故里·西南交通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挖合作潜力、深化协同创新,树立校地深度融合新典范,进一步激发广大校友扎根成都、服务成都、建设成都的热情,营造校友“蓉”归文化,让校友与母校携手迈向新的未来。轨道交通是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目前已经拥有轨道交通企业300家,2018年全市全产业链产值过千亿。
“西南交大落地成都,既是历史之源,也是未来之兴,它将吸纳更多优秀校友为成都,为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贡献智慧、贡献力量。”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知名校友刘飞香看来,成都和西南交大早融为一体。“携手相伴、守望相助是大学和城市的共同精神,是二者良性互动的基础和纽带。”他在大会演讲环节结合自身感悟谈道,当前,成都正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奋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推进国铁市营铁路地铁的三铁融合,已形成以西南交大、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中车、成都地铁、成都铁路局为代表的各级研发、勘查设计、运营维护等为一体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集群,而西南交大、铁建重工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投入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当中。
“成都十分包容,也是国内创业幸福感最高的城市。”满帮集团联席总裁、货车帮CEO,西南交通大学知名校友罗鹏在演讲时则表示,“我们在成都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投资建设非常大,能有这样的发展成绩,得益于成都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母校交大技术人才的帮助。”罗鹏希望他们企业能在符合成都规划发展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在成都的投资建设,为新一轮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在推进校企地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成都不遗余力。此次活动上,西南交通大学分别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金牛区人民政府、郫都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及合作备忘录,与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合作意向协议。西南交通大学校友企业家联盟与新都区人民政府签署落地协议并揭牌成立。
68项科技成果进行展示 2家企业发布需求
“校企双进 企业家进校园”让校企实现精准对接
“蓉”归故里·西南交通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中,作为科技赋能产业功能区,推动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活动,“校企双进 企业家进校园”第三场,即“校企双进 企业家进校园”西南交通大学专场同期举行。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功能区发展,我市开展了“校企双进”系列活动,通过“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走访”等形式,搭建高校院所与产业功能区的精准对接平台。截至目前,我市已先后在温江区、高新区、锦江区、青白江区等区(市)县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8场,推动电子科大与成都企业签订技术开发项目26个,金额近8000万元;四川农业大学25个科研团队与近100家企业实现了174项科研成果和45项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而此次“校企双进·企业家进校园”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中,机械、智能制造领域6项重点成果进行推介,2家企业发布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我们团队一直从事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相关技术研究,在复杂机电装备数字化设计理论,复杂机电装备中复杂高精零件的五轴数控加工工艺及刀具方面、复杂机电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丁国富教授介绍,他领衔的“复杂机电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团队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30多项。
此外,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宏力教授领衔的高速结构与结构动力学研究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机电液系统设计与可靠性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目前,团队已获得詹天佑科学技术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2项。
除需求发布外,在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超市中,还现场展示了68项西南交大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超市门口,不少人正在体验自动驾驶巴士。这是搭载了西南交大“智能系统与先进控制”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巴士”技术的纯电动无人驾驶公交车。这辆无人驾驶汽车有一个很贴心的功能:乘客可以根据环境光线随意调节“观景模式”和“全封闭模式”来改变车窗颜色,从而获得更佳的乘坐体验。
走进超市,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机械制造、新材料等68项科技成果正在进行展示。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铁路噪声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减轻铁路噪声对沿线居民、司乘人员和乘客的影响?“轮轨噪声是铁路噪声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项目主要针对的是低噪声车轮技术。”低噪声车轮的辐板屏蔽阻尼装置项目负责人说。
“辐板屏蔽阻尼装置主要由多块圆环形的金属板安装在车轮轮辋和轮毂之间,将车轮辐射噪声最主要的区域—辐板区域完全覆盖住,从传播路径上阻碍噪声向周围空间的辐射。”该负责人介绍,这种屏蔽设备降噪效果好,不改变车轮主体形状,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普速列车和高速列车的轮轨噪声控制中。
来源:网易新闻、一点资讯 、今日头条2019年5月18日
https://c.m.163.com/news/a/EFG8TOQ504268F03.html?spss=wap_refluxdl_2018&spssid=8ceb6d17cdccb82f4aea3a84ee2dd233&spsw=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