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发布】西南交大123岁生日收大礼:校企地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来源:成都发布 日期:2019/05/20 10:36:50 点击数:

本月,西南交通大学迎来了123岁生日,同时也是机械学科创建100周年。今天,以“交通天下 汇智蓉城”为主题的“蓉”归故里·西南交通大学校友返校日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启幕。

生日之际,全球校友重返校园,齐为母校贺寿。返校日上,西南交通大学也收获了一份“生日大礼”:众多校企地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学科建设注重“智能+”和“+智能”   VR、3D打印等是重点

123年,西南交通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术大师、管理精英和行业翘楚,为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9年,站在新的起点,西南交通大学也将继续前行。校长徐飞表示,今年学校要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总领,加快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

“一方面,要立足并扎根轨道交通,不断巩固和强化轨道交通学科群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优势,持续打造轨道交通前沿新的科技制高点。另一方面,不能囿于轨道交通,要把在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拓展为在大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中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徐飞表示,学校要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加速壮大强势学科和优势学科,全力打造拔尖学科和卓越学科。

同时,徐飞还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也应做好“智能+”和“+智能”这篇大文章。徐飞表示,对于土木、机械、电气、测绘、运输等这些传统却又是学校优势强势的学科,要通过“+智能”赋能、改造和优化,重新焕发生命力、生长力和竞争力,实现在一流学科建设中持续升位。

“以机械学科为例,通过机械+智能,加快推进先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工程机械重载运动智能控制以及机械智能服务。同样,高铁、汽车、交通、电网、医学等通过‘+智能’,也可以形成智能高铁、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医学等。”      

此外,徐飞表示,在“智能+”上,学校要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与现行工科、理科、医科、文科、商科等学科的深度交叉、渗透、融合,“由此将催生出新工科、新理科、新医科、新文科和新商科。”

徐飞提出,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培育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学科,如数据科学、量子计算、区块链、 虚拟现实(VR)、增材制造(3D打印)、新能源等,使其尽快形成新的一流学科生长点,进而成为骨干学科和支撑学科。

校企地合作   与成都高新区、金牛区、郫都区签署协议及合作备忘录 

今天的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校企地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记者了解到,西南交通大学分别与成都高新区、金牛区、郫都区签署协议及合作备忘录;与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合作意向协议。

 

记者了解到,西南交通大学与郫都区将建立产学研紧密融合发展机制,共同打造“环交大知识经济圈”;与金牛区将开展战略决策咨询合作和相关科研合作;与成都高新区将开展创新中心建设。

据悉,创新中心将以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燃料电池机车、智能轨道交通、重载铁路以及高速列车等为核心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和相关辅助装备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新技术和创新管理机制,融合轨道交通装备创新环节,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有机融合,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集创新研发、智能制造、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创新组织。

企业合作方面,西南交大与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将充分发挥西南交通大学高水平科技、多学科交叉、研究人才的综合优势,发挥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的医疗产业、资本优势,共同推进医、教、研、产的结合;

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则将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促成都路桥研发中心的平台建设,联合打造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全链条创新基地。同时,在科技成果转换、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相关合作。

同时,西南交大校友企业家联盟理事长何鸿云与新都区签署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友企业家联盟落地协议。记者了解到,该联盟成立大会已于昨日在新都区举行,联盟主要以企业家为主,以政府领导、知名经济金融专家学者以及工商法律工作者为辅,是专门面向西南交通大学校友的非盈利性、联合性的社会组织。

联盟旨在打造成都轨道交通专业知识人士合作交流、创新发展的崭新平台,将在推动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研发、产品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昨日的成立大会上,7家校友企业新都区签约,总投资金额达31.2亿元。


        来源:成都发布 2019年5月18日 (记者 罗斯 滕杨)

                    https://apiparty.xinhuaapp.com/App/content/detailshare.html?contentId=2315070&appId=110090&projectId=7

信息员:蒋晓雨     作者:罗斯 滕杨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