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们在会场外体验西南交大的高温超导磁悬浮
这是一场特殊的同学会。到场的老友之中,有的已经是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创始人,有的已成为最前沿科学技术的带头人,还有的正在引领一个行业的创新与开拓。
昨天正是西南交大建校123周年暨机械学科创建100周年的纪念日,由成都市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蓉”归故里·西南交通大学校友返校日活动举行。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以“推动双一流大学创建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主题。一系列校企地重点项目现场签约,一众专家大咖、校友企业家纷纷到场。
西南交大将与高新区共建 四川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记者了解到,活动现场,西南交大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金牛区政府、郫都区政府分别签约开展校地合作。
其中,西南交大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签署了“共建四川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协议”,双方将以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为依托,以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为目标,开展创新中心建设。
具体而言,创新中心将以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燃料电池机车、智能轨道交通、重载铁路、以及高速列车等为核心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和相关辅助装备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新技术和创新管理机制融合轨道交通装备创新环节,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有机融合,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集创新研发、智能制造、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创新组织。目的是促进成都高新区轨道交通技术产业领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而在西南交大与金牛区政府的签约中,双方将在战略决策咨询、科研等方面展开合作。
校企合作共赢
西南交大与成都路桥签约
除了校地签约合作,西南交大还同一系列企业签约。
其中,西南交大与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共促成都路桥研发中心的平台建设,联合打造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全链条创新基地;将利用各自优势,采用市场化机制和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双方还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启科研合作,力争产出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此外,双方将加强人才培养合作,成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将作为西南交大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
此外,活动现场西南交大还与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分别达成合作意向协议。
远景规划46条轨道线路
成都正打造轨道交通产业新地标
目前,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正赢来无数机遇。在活动现场,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成都已经拥有轨道交通企业300家,涵盖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全产业链。在未来几年全市范围内轨道交通市场需求将达到700多亿元。
成都地铁在建线路10条,建设总里程超过350公里,建设强度位于全国前列。截至今年5月,成都市已建成并开通运营7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240公里。到2020年底,全市将开通运营14条线路,总里程500多公里。成都地铁第四期建设规划目前正上报国家审批,线路总长176公里。
至2035年,成都远期规划35条线路,1699公里,远景规划线路46条,2149公里。
当前,四川正在全力打通高铁进出川藏大通道,5年建成及在建高铁里程将达2300多公里以上。此外,国家正在推动总投资2700多亿元总里程1700多公里的川藏铁路建设,这些都将极大推动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飞速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将抢抓川藏铁路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国际化营商环境创建为引领,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能力,把成都打造成为轨道交通产业的新地标。
■校友声音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
在轨道交通带来的机遇之下,支持西南交大的创新供给能力建设。也希望西南交大校友始终视成都为故乡,“蓉”归故里,在成都投资兴业,与成都共同成长。
货车帮CEO罗鹏:
成都是个“让创业者最幸福的城市”。除了政策环境、文化氛围外,还有好的发展理念。而我们与成都的合作也是常态化的,这也是基于成都给创业者们带来的便利和优惠。
来源:《成都商报》2019年5月19日02版
http://e.chengdu.cn/html/2019-05/19/content_650190.htm?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