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记者从西南交通大学获悉,由西南交通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主办的“‘人文化成·交通未来’中国—东盟青年创客大赛”举行。作为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经过前期的报名、初选等环节,从130余名申请者中优中选优,最终确定了60名正式参赛选手,其中40名为我国选手,20名是来自马来西亚、老挝、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


“此次比赛规则打破了按学校组队的模式,每队成员由两个以上学校的中外选手组成,实现了校际、国际、专业的交叉和融合。通过‘破冰’环节,参赛选手5人一队,组合成了12支队同台竞技。”据西南交通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举旨在培养中外创客们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是跨校协作、跨文化交流及跨学科融合的意识和能力。”比赛中,12支队伍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的比拼。他们将想法呈现在一张画纸上,随后用二维、三维设计软件和开源硬件技术以及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进行产品制作。他们有的关注城市中停车位供需失衡、停车秩序混乱问题,设计出了智能停车系统;有的则针对高速列车制动、启动过程中的时间、能源浪费问题,设计出了无需停车即可完成上、下客的原型产品;有的聚焦电动汽车在高速路上续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参赛选手们聚焦当前交通中的“痛点”,通过创想、创新、创造提出的相关解决方案,得到了现场评委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此次大赛以‘创客’为核心,以‘交流’为基石,搭建起了中外青年交流的平台。”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沈火明教授告诉记者,“希望中外创客们以此次比赛为起点,发扬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的创客精神,用创造之脑、创造之手,为交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锦观新闻2019年7月24日http://v2api.cdrb.com.cn/h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detail/normal/23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