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信置业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走进西南交通大学,让师生畅享围棋文化的饕餮盛宴,是我们非常期待的事。这几天想必各位棋手能真切感受到交大人的热情。成都素有“棋城”之称,西南交大又是有百余年历史的名校,名城名校携手围棋,共同推进围棋文化建设,实在是一件大好事。
“女子围甲”走进校园,是高校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宝贵契机和重要载体,必将浓郁交大的人文氛围,大力助推学校的通识教育,对学校建设“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大有裨益。
明年是西南交大的双甲子庆典,在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迎来“女子围甲”这一赛事,我们十分兴奋。此次“女子围甲”西南交大站,不论是主办方中国围棋协会,还是承办方西南交大都动足了脑筋。除了正式比赛,还将举行多场围棋专题讲座、报告等活动。特别值得期待的是,各位棋手和嘉宾将与我校围棋爱好者开展互动,别具一格的120盘大型指导棋活动,将在交大峨眉校区的名山场展开,120副棋盘将摆成数字120字样,寓意迎接交大120周年。
届时,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兼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中国棋院技术顾问聂卫平、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林建超将军、中国围棋第一位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北京市棋协副主席马小曼,将率领包括芮乃伟在内的28名中国女子围棋专业棋手,与120名我校围棋爱好者进行角逐对弈。师生们在观战中,当会体悟到大师的魔力和博弈的魅力。
如果人生必须有一个爱好,我以为首推的当属围棋。一是简单易学。围棋入门很快,就是四个子围一个子,基本原则简单,“自然而然”下棋即可。二是变幻多端,妙趣横生。围棋盘上横竖19条线交叉相汇的361点,衍生出无穷趣味。围棋宛如一个小宇宙,深邃神秘,即使最聪慧最勤勉的人,投入多少精力也都不够用。下围棋的辛苦虽自不待言,但棋手们却十分享受极深研几、穷神知化这一超迈冥思的过程。世界上之所以没有哪项运动能像围棋这样,超越时空、宗教、种族、文化和发展阶段,四千多年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主要原因就是围棋既简单易学又博大精深。
这就是围棋!最简单又最复杂。《中庸》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三句话用在围棋上十分贴切,德行与问学、广大与精微、高明与中庸,看似问题的两极尖锐冲突,实则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棋手的功力越深,越能体会这三句话的意味。《周易》中的简易、不易和变易,也是对围棋的极好诠释。
我本人是学数学的,数学特别强调辩证,有大量对立统一的概念,例如:正与逆、直与曲、渐变与突变、连续与间断、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准、确定与随机、微分与积分、归纳与演绎、通解与特解、凸(显)函数与凹(隐)函数等,不一而足。同样地,围棋的黑与白、方与圆、大与小、先与后、厚与薄、得与失、攻与守、虚与实、急与缓、奇与正、动与静、地与势、生与死,如此等等,把辩证统一体现得淋漓尽致。
围棋不仅可作为兴趣爱好,对智力和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学习中有三种东西最为重要:想象力、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这三种能力都能在围棋中得到很好体现和锻炼。下一手棋,需要看到五手后、十手后、几十手后,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探索、尝试新手,需要强烈的好奇心;颠覆定式、解构经典、另辟蹊径、剑走偏锋、不人云亦云,需要自觉的批判性思维。
围棋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在修心养性和精神成人方面,在提升人的辩证观、大局观、谋略观、博弈观、结构观和意志力等诸多方面,或许是最好的工具。围棋是雅好,是体育,是文化,更是哲学。相比于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围棋蕴含了更为丰盈的智慧因素与精神因子,围棋可以涵养成“贤”的性情。
围棋很讲究“气”,气短就被吃,这是“气”残酷的一面。若棋手仅看到“气”的现实性、功利性和残酷性,则很难成为好棋手,此人也很难成“贤”。棋手的“气”还应有更丰富的面相。一是心平气和,气定神闲;二是气象万千,气韵生动;三是气吞山河,气势磅礴;四是气魄和气节,即超越功名利禄、不忘本心初心、成为精神贵族的那份坚守和淡定,这是棋手特别需要修为的。
棋如人,人如棋。本次女子围甲的口号是“见贤思棋”,其实倒过来说可能更有味道——“见棋思贤”。中国人最高的人格理想,就是内圣外王。古代圣哲不仅提出了做人的追求,还给出了达到崇高境界的路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常说的“五加三”:前面的五点修炼“内圣”,后面三点实现“外王”。此路径虽好,但常人难以切实遵循,更现实的一种路径是“见棋思贤”。普通人虽难以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王,却可以通过爱上围棋并“见棋思贤”,力争成为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和比赛现场,我见到了很多棋手,她们质朴内敛、谦和低调、眼神清澈、气质优雅,她们在意志力和智力上出类拔萃,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西南交大非常欢迎这些年轻的棋手来校深造。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动摇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现在学校特别强调朋辈教育,因为从同龄人中学到的东西,很可能比从老师那里获取的更多。他们年龄相仿,阅历相近,甚至喜怒哀乐都极其相似,交流沟通也更容易。现在的学生比较排斥形而上和抽象空洞的说教,他们需要身边鲜活的榜样。职业棋手对待困难挫折、胜负输赢的态度,宠辱不惊、从容淡定的品性,非常值得在校学生学习。
西南交大是以工科见长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的文化比较“硬”,推广包括围棋在内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活动,有助于改善大学文化生态。学校将一以贯之地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学生不仅有知识,还要有文化、素质和操守,尤其要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大力开展通识课程和经典阅读,大力开展围棋、桥牌等体育活动,就是很好的方式。
学校在这些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也初步取得了成效,但困难和挑战巨大,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就是其一。学校现有四万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要开设《围棋与东方智慧》、《围棋与博弈》等各类选修课和相关活动,师资缺口成为最大瓶颈。西南交大非常期待与中国围棋协会、北京棋院和成都棋院等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将社会与高校的力量有机结合,将体、艺、教有机结合,真正走出一条全社会合力育人育才的新路,开创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多赢的新局面。
来源:《围棋天地》杂志第22期,2015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