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南交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16/05/17 10:08:00 点击数:

竢实扬华 交通天下

西南交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春海 曾江)跨越三世纪,历经两甲子。5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在成都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陈舜出席大会并讲话,四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等出席会议。

这一天,海内外的西南交通大学校友欢聚一堂,追忆先贤伟业,共话美好未来,庆祝母校建校120周年华诞。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主旨报告中称,120年间,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致力于服务国家社会,深刻融入中华民族顽强奋斗和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大气沉稳,玉汝于成,创造了百余项“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大精神和核心价值,就其荦荦大者,有如下数端:灌输文化,沟通文明,秉持“交通成和”理想;融通中外,采择古今,建构现代大学制度;愈挫弥坚,薪火相传,发扬自强不息精神;秉承“双严”,知行合一,树立优良教风学风。

他介绍,2015年1月,学校隆重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的总战略,描绘了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深化改革、依法治校、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总方针,全面确立了“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数字化战略”三大战略,以及“工科登峰”、“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生命跨越”四大行动计划。

徐飞表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向未来,我们当顺应世界经济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高等教育革故鼎新的历史潮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大引才引资力度,切实落实好学校“十三五”规划,致力于全面提升学术竞争力、科技创造力和思想影响力,力争把学校的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阶段。我们要加速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要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坚守以文化人的大学精神。

教师代表、1929年出生的沈志云院士,被誉为“中国高速轮轨之父”。他表示:“人才辈出是我们学校的突出亮点,也是我们教师们的目标和最大愿望。解放前50多年,虽然只毕业了1000多人,但都赫赫有名。且不提大家都知道的茅以升、杨杏佛、竺可桢等知名校友,只看我国铁路著名人物,大都是我们的校友。民国时期的校友杜镇远、侯家源、龚继成、李温平等,不仅主建了五大铁路干线,还修建了滇缅铁路。解放后铁路方面的领导、总工们中,都有我们的校友。校友中的海内外院士达到59位,唐山时代土木系1933届一个班就出了林同炎、张维、严恺、刘恢先4位院士。”

沈志云院士认为,老传统为什么能在任何条件下,始终薪火相传,自强不息?有强大的教师队伍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他自己能够重返讲台,从山沟走向国际学术舞台,他们的指引和帮助起了很大作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情况不断涌现,学校的发展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是要搞“双一流”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在大会现场,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的校长们,共同开启了“海峡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共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启动仪式”。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跨越三个世纪,是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首批进入国家“2011计划”并设有研究生院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我国近代建校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我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是“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两大最早源头之一,以“唐山交通大学”之名享誉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称。

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该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2002年,该校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16年05月15日 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1605/t20160515_3009490.shtml



作者:张春海 曾江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