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明天过120岁生日
光绪皇帝签发的“出生证”带你一睹交大的漫长办学史
西南交通大学的“出生证” 西南交大供图
明天是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的校庆日,该校将于明日上午在犀浦校区举行主题为“竢实扬华,交通天下”的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昨日,《西南交通大学史》正式出版发行暨校史馆开馆,交大120周年的漫长历史在这个馆里被浓缩。
校史馆中有两件镇馆之宝,一件是大陆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学毕业文凭,是西南交大的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于1900年颁发的;另一件是光绪皇帝关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建校事宜的御批奏章的高仿真版本,确定了西南交大的创建日期。
交大“出生证”:120年前的奏折
在发现“出生证”以前,西南交大一直未能确定学校创建的具体日期。经过西南交大档案馆人员的努力,几年前,一张光绪皇帝签批的奏折被找到,才让学校的办学历史“正”了名。
这份奏折名为《奏为拟设立铁路学堂所需经费在火车脚价等项下酌加应用事》,只有311字。据西南交大档案馆校史办公室副主任崔啸晨介绍,奏折原件现存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无法外借,目前在校史馆中展览的是高仿真版本。奏折上的日期“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便成为了西南交大的创建日期。
昨天,作为校庆120周年的献礼,历时四年的《西南交通大学史(五卷本)》也正式面世。“西南交大作为我国建校历史最长的大学之一,之前一直没有一部正式的校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丛书总主编何云庵谈到编写的初衷。随着这部书籍的出版,民国时代唐山交通大学(西南交大前身)的历史更为清晰,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等交大校友的事迹都得到更真切的展现。
现存最早的大学文凭
昨日,在校史馆展出的另一个“宝贝”是一张“文凭”。出于保护原因,现存最早的大学毕业文凭原件已经被西南交大“永久密封保存”,校史馆中展示的是高仿真版本。“这份文凭长47.3厘米、宽33.5厘米,比4开报纸还大。”西南交通大学档案馆馆长高平平介绍。
除了“大”,这份文凭还有一个特点是中、英文夹杂。正上方就是英文书写的校名,直接翻译过来是“中华帝国铁路学院”。除了签名和印章外,这份文凭几乎都是英文,这是完全按照国外高校兴办的中国第一所铁路学堂,教师也多为外国人。文凭属于一位名叫“张孝基”的校友,他是该校第一届毕业生之一。毕业文凭于1900年颁发,文凭右下方,“监督”也就是现在的校长一栏上写着“蓝轶符”。据记载,蓝轶符1899年到1900任该校“监督”。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唐智增
日期:2016年5月14日 链接:
http://e.chengdu.cn/html/2016-05/14/content_563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