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封面新闻】西南交大校长的3份毕业演讲你听出了什么?

来源:封面新闻APP 日期:2016/06/29 21:32:00 点击数:

每年,大学的毕业典礼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应该是大学校长给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

但是作为校长来讲,可不是准备一堂课这么简单,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这个毕业季,准备了三场演讲。西南交通大学2016届本科生一场、研究生一场、峨眉校区一场。

三场,不同人群,不同主题,其实对于校长来说,如何讲的有深度,有内涵,同时又让学生接受,也是一个挑战。

下面我们看下,徐飞都讲了些什么。

 

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人生分水岭在八小时以外

面对别人奉上的天才美誉,鲁迅先生回答道:“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诚哉斯言!人和人在八小时之内没有太大差别,最后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八小时外。成功人士一般都成在别人之前,功在八小时之外。八小时以外若选择阅读思考、学习研修、发展兴趣、修心养性,或与靠谱的“高人”交往,与“有料”的行家里手切磋,或锻炼身体、陪伴家人,势必收获进步、成长、机遇、健康和亲情。这样日积月累下来,若干年后将形成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巨大生命增量。此外,“八小时以内求生存,八小时以外求发展”这句话未必正确,但值得诸位细细琢磨其中的某种意味。

过往经验表明,一个人若不能很好地利用八小时之外,很容易沦为平庸者。诸位,一个人可以平凡,但决不能平庸。尤其是年轻人,你们丧失了平庸的权利!你们现在风华正茂,拥有金子般的年华,当珍惜时间,学会忍受乃至享受孤独和寂寞,高效而充分地利用闲暇时光,武装头脑増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种人,大力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多做运动,切莫放纵。

 

2016届硕士、博士毕业典礼:Alpha Go倒逼人类必须“深度学习”

众所周知,21世纪人工智能和类脑机器人的发展令人惊叹,人类已经进入与人工智能共舞的时代。在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领域有一项被称为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的新技术,该技术由以前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图模型发展而来,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使机器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

就在今年3月举世关注的人机围棋对决中,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 Go)4:1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这是继1997年 5月“IBM 深蓝”经过六场角逐,以两胜一负三平击败世界象棋冠军后人工智能的又一里程碑。这一事件告诫我们,人类若不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或将超过“人的智能”绝非危言耸听,由此也倒逼人类自身的学习必须走向“深度学习”。

另一方面,在以数字化生产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信息时代,浅表化、碎片化、机械化学习大行其道。一些人不能自持、随波逐流、浅尝则止、人云亦云,读书学习蜻蜓点水、不求甚解,乐于将表面化、快餐式、条目般的知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知不觉养成思维惰性,弱化了知识的本然价值,钝化了创造的质感和敏锐度,长此以往甚或丧失创新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强调“深度学习”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又一原因。

  

2016届(峨眉校区)学生毕业典礼:做一名有“工匠精神”的创新者

近年来,“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首次写入李克强总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创新更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同学把创新和工匠精神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工匠是在效率低下的作坊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工作,创新则是奇思妙想、灵光乍现和卓尔不群,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我以为,这种错误认识源于对创新和工匠的误读,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误读。

实际上,工匠精神在中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工匠曾经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各类工匠用他们对产品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的认真态度和精湛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并由此产生了重品质、尚巧饰、精雕细琢、专注专业、道技合一等为主要内涵,对技艺追求“炉火纯青”境界的中国工匠精神;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技艺经验和理性思维,中世纪以来所形成的行会制度,以及宗教改革背景下的新教伦理,则孕育了以勤勉敬业、注重细节、坚持专注、心思巧妙、技术精湛、追求卓越为核心,赋予产品更多内涵和生命力的西方工匠精神。对职业敬畏、对工作认真、对产品负责,对技艺不断磨练、对行业执着坚守、对领域扎实钻研,是东西方工匠精神的共同特征。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第四次工业革命蓄势待发,“工业4.0”风起云涌,“智能制造”方兴未艾。在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尽管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时下最流行的“创客”是英文“maker”的翻译,“maker”最基本的含义是“制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客”就是现代工匠。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传承历史上的工匠们不遗余力的勤勉精神、一丝不苟的踏实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尊师爱徒的师道精神,同时,进一步挖掘现代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即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止于至善的精工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来源:封面新闻app   2016年06月29日

链接:http://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id=3624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作者:蓝胖子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