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活力·特色·共赢 大学国际化发展国际论坛”在西南交大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16/12/01 08:55:00 点击数:

会议现场 顾刚 摄

11月30日,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活力·特色·共赢 大学国际化发展国际论坛”在西南交大峨眉校区举行。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具有个性特色化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模式。论坛上,多名中外专家围绕“大学国际化发展”的话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还发布了《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2016)》报告。

中外专家带来学术盛宴

国际化论坛共有6场主题报告,分别为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司长聂飙的报告《实施更加开放人才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的报告《高等教育的深度国际化》,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副校长Betty Leask的报告《Internationalisation of curriculum,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秘书长熊建辉的报告《新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战略》,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局长王建红的报告《引才引智并举,促进高校学科创新发展》,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的报告《学生交流面面观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tudy Mobility:A Hongkong Perspective》。

徐飞以《高等教育的深度国际化》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他表示,深度国际化的“深”,不仅体现在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认定体系国际化的程度,更体现在国际化过程本身的潜移默化;不仅要通过国际化解决本国在教育数量、质量和供需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扭转因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在世界知识体系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更重要更根本的还体现在目的使命上。他认为,高等教育深度国际化的目的使命,当是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领导力的创新型人才。追求全人类的根本共同利益,即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是深度国际化的价值引领。教育国际化必须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责任分担为基础。

徐飞表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应该是大学的现代化。没有大学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这就需要加强大学能力建设,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的能力建设,追求卓越品质。高校只有在办学模式、学科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师资队伍打造等方面不断提升能力,才能在国际教育的竞争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同时,他认为,大学国际化要切实把握好全球化与本地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借鉴与秉持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中,探索适合自身民族特色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的大学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大学之林,也只有如此,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称得上是国际化精英。

徐飞最后表示,国际化是高水平大学的显著特征,也是对一所大学实力水平评价的重要维度。在中国,国际化也是教育部新一轮学科评估的重要内容。然而,高校国际化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切忌偏颇、片面,切忌一刀切,国际化评价要特注意更加多元和全面。

下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盟主任教授Alessia Lefebure、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锐、日本广岛大学教授黄福涛、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Anthony Welch、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教授Gary Miron、西南交大利兹学院外方院长Dariusz Wanatowski、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王欣等围绕高校国际化的话题,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大学国际化排名(2016)》发布

会上,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闫月勤教授还发布了《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2016)》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一、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呈现强者恒强的阶梯状态。总体表现为“985工程”建设大学强于“211工程”建设大学,东部大学强于中西部大学,中部高校强于西部高校。二、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还很低,在国际上影响还很小,大学国际化道路任重道远。三、传统以工科为优势学科的大学表现靓丽。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国际化发展很有潜力。五、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因学校层次、类型、学科不同而各有风采。六、学校因为地域、层次、学科类型以及各个指标间的极不平衡。七、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中工科为优势学科的大学以及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的表现证实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世界认可。八、我国大学观念国际化已经拥有、规划国际化已经做到,但是教育对象国际化、内容国际化以及手段国际化方面程度还很低。

《报告》显示,2016年,大学国际化发展也呈现出新变化:第一,各高校都加快了国际化步伐,虽然总体上处于前列的大学基本稳定,但是谁也没有“固若金汤”的江山。第二,中西部高校进步很快。在今年的排名中,华中科技大学今年上升位至第7名;电子科技大学升至第26位,西安交通大学由2015年的27名到17名。第三,各项排名居前列者越来越集中并稳定于综合大学和工科为优势学科的大学。第四,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学并不一定都是综合竞争力强的大学。第五,排名在前后段的学校都相对比较稳定,中间段学校每年名次变动相对较大。

《报告》也指出了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短板:第一,国际化发展还不能满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第二,我们的国际化基础建设提升空间很大。第三,我国大学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数量少、不平衡。第四,加入国际科技学术组织数量太少,不足以支撑我国扩大国际学术话语权。

闫月勤表示,这项研究目的是为了检验中国大陆大学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找出优势与短板,供各大学和教育主管单位参考,促进大学国际化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各大学不要介意名次的高低。最后,她感谢各大学和教育主管单位积极提供数据,支持这项研究,并表示将更加努力,为大学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1月30日http://www.cssn.cn/gd/gd_rwxn/xslt/201611/t20161130_3296883_1.shtml

作者:曾江 夏小童     责任编辑:外宣报道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