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交大 > 正文

【成都日报】打造先发优势 成都大有可为

来源:成都日报 日期:2016/12/29 15:37:00 点击数:

本报讯 (记者 尹婷婷) 昨日,由本报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成都经济发展论坛暨‘成都经济观察’年会”在加州花园酒店隆重举行。论坛以“解读十三五、畅想十三五”为主题,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吴晓华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市场所副所长刘泉红研究员、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以他们各自专业研究为基础,就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热点问题,尤其是成都如何高标准推进城市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表了主题演讲。来自国家发改委、重庆发展研究院、四川省社科院、在蓉高校以及本报读者代表等300人参加了昨日的活动。

 成都当打造先发优势引领中西部

 作为主讲嘉宾之一,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吴晓华研究员就“十三五”规划建议进行了全面解读。他说,“十三五”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实施发展新战略,即“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这六个战略是“十三五”期间的六大抓手,它们的实施为成都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其中,“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成都密切相关,成都天然地居于历史战略交汇点;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尤其是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则是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

 他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首次提出“先发优势”。从后发优势转为先发优势,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大转变,尤其是对包括成都在内的特大型城市来说,资源、科教、人员比较好的地区必须要创造先发优势。“我觉得成都在今后五年发展里,要谋划打造几点先发优势出来,以引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成都必须加快质量与效率国际化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则在其题为《“十三五”成都必须加快质量与效率国际化》的演讲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成都确定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基本建成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一个可行的目标,“成都市现在许多指标已经接近国际化,有的已经是国际化。”李后强表示,实现这一目标,成都的主要差距在质量与效率上,也就是说必须在产品上,无论是工业产业、农业产业还是服务业产业都和国际标准对接。“特别是要在科技创新、社会组织创新、商业落实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链提高方面,实现自身的国际化,而不是简单拿来的国际化,要真正实现要素的驱动、效率的驱动。”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研究员在《关于加快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的有关思考及建议》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当前,成渝城市群的概念已呼之欲出,两地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开放开发融合发展的步伐,打造出一个功能性强的世界性城市群。

 《成都经济观察》首席观察员扩容

 不仅是在论坛现场进行分享和交流,吴晓华、李后强、易小光、陈光四位专家还从成都日报社总编辑方明远、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尹柯手中接过了聘书,正式受聘成为《成都经济观察》新一批的首席观察员,他们将和目前5位首席观察员一道,成为该栏目的“智囊团”,共同以“经济现象的观察者,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民生需求的服务者”身份,服务和推动成都国际化的新进程。

 2015年是中国经济上承“十二五”、下启“十三五”的关键之年,本报携手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了《成都经济观察》,将专家学者的专业观点与媒体记者的敏锐视角相结合,开启了一轮经济学界与经济新闻业界的思想碰撞,实现了经济新闻传播和专业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突破。一年过去了,一份集结全年报道精粹,记录本报记者一线见证的心血之作——《成都经济观察2015》也在昨日活动现场正式首发,并作为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送到了与会嘉宾和社会各界代表手中。

来源:《成都日报》1月20日http://www.cdrb.com.cn/html/2016-01/20/content_2275173.htm

 

作者:尹婷婷                                                                责任编辑:蔡京君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