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空铁”
新能源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
世界首创的锂电池包作动力
(日本、德国是高压电动力)
时速多少?
试运行期间时速60公里,如果用于郊外或景区,可提速
好久开行?
成都今年开建两条示范线,
双流和都江堰景区在考虑范围,
明年有望坐上示范线
空铁价格?
若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会像公交和地铁那样价格亲民
若应用于景区,可能如观光车、索道等价格,高于日常交通费
当车辆驶入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大道,向居住在周围的人们提到研发空铁的公司时,他们都说,“啊,知道那里,挂着一辆萌萌的熊猫空铁”。“熊猫空铁”其实指的是成都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制式——新能源悬挂式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简称为“空铁”)。上个月,新能源空铁关键技术及“试验线”工程科技成果接受了来自业内顶尖专家的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新能源空铁列车作为一种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其综合优势显著,大容量锂电池动力牵引应用技术和空铁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分析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研发团队高精尖
有院士等加入
走进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大门,就能看到这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空铁列车以“熊猫”为造型,静静地悬挂在空中,试验线总长1461米,最大上坡坡度60‰;设车站1座、列车静调库1处。谈到新能源空铁,四川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凯的眼里掩盖不住欣喜和自豪。
从大环境来看,行业趋势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提升,并且积极地加强先进产品研发攻关。而交通领域有其发展需要,城市交通迫切需要建立不同层次、多种制式的公共交通体系。2009年下半年,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开始进行动力电池技术及其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后,2012年进行悬挂式空铁技术研发和市场调研,2015年形成了新能源悬挂式空铁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开展技术和市场论证。
据王凯介绍,2016年初,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翟婉明带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加入。紧接着,中车浦镇机车公司、中车资阳机车公司、中铁宝桥公司、中铁六院、中铁二院、攀钢集团、上海富欣智控公司、华为技术公司和四川鑫唐新能源科技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到新能源空铁试验线项目中来。经过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新能源悬挂式空铁试验线于2016年9月30日完成列车挂线,并进行直线段试运行,同年11月10日进行全线试运行。
全封闭轨道挂车厢
保证不会“出轨”掉下来
至今,王凯还清楚记得试运行当天的情况:1461米的行程很顺利。空铁内部和地铁差不多,驾驶舱门与乘客车厢被一道门隔离。车厢内白底,嵌以蓝色座椅和扶手,左右两侧分列座椅,一列空铁最高承运量为230人次。据翟婉明介绍,新能源空铁试验线试运行期间,其时速比照日本和德国的时速,设定为60公里。因为城市交通隔不了多远就有一个站点,维持长时间高速不太现实。如果是用于郊外或者景区,则具备提速空间。
从空铁研发到试运行的这段日子里,王凯和翟婉明收到了各种声音,其中包括质疑。“大家最爱说,你这个空铁,会不会跑着就掉下来了哦?”“不会。”两人的回答一致笃定。
“空铁轨道在封闭的钢梁内,排除了出轨的可能性。列车在空中运行,路权单一,不会与其它物体相撞;采用自动控制(ATC)系统,全程由计算机控制,正点准时。车辆配备有自动充气滑垫、救援渡板、救援软梯,有多种安全救援预案,安全保障度高。”翟婉明表示,系统的运营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其实,在试运行之前,翟婉明和团队不知做过多少次实验。在试运行当天,有乘客告诉他,“车厢内颠簸还是比较明显。”在车厢内摆放一瓶矿泉水以测试其平稳性,可以看见瓶中的水不停地晃动。
车厢颠簸问题不解决,舒适度就会大打折扣。技术团队立刻开始“找问题”,刚开始,大家以为是焊缝的问题。一个月时间里,一个又一个疑似问题被排除。最后才发现,是轮子的大小出现了误差,“轮子不圆,厂家制造时精度没有达到要求。”翟婉明说,在重新更换轮子后,车厢颠簸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今年开建示范线
都江堰和双流在备选之列
空铁在国外并不算新技术,但“成都造”空铁积极抢占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据翟婉明介绍,此前德国和日本虽然已经拥有“空铁”相关技术,但其动力采用高压电网,而中国研制的首列新能源“空铁”,创造性地用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动力,属于世界首创。
去年9月30日,空铁试验线挂线成功,11月21日全线贯通试运行,如今已经进行5000余公里的运行测试,形成了空铁技术系统及试验线工程企业技术标准;形成了空铁技术系统设计规范;完成了空铁技术系统研制报告。接下来,这条试验线将模拟正常载客运行状态,进行总里程为1万公里的运行测试,在“反复跑”的情况下测试系统的稳定性。为新能源空铁商业化,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也为确定新能源空铁技术执行标准奠定基础。
翟婉明表示,新能源空铁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改善民生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为未来中国城乡、城际之间实现立体交通对接、交通枢纽一体化衔接,也为自然旅游景区提供理想的接驳转运交通工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中国各种现有交通制式的重要补充。
成都今年将开建两条示范线,目前正在选点中,双流和都江堰景区都在考虑范围,“如果快的话,明年老百姓有望坐上示范线。不过,这需要和地方政府的规划结合起来。”
对于大家关心的空铁价格,王凯说,如果它的功能是城市主要交通出行工具,价格或许会像公交和地铁那样,有来自政府的补贴,会很亲民。如果主要应用于景区,就可能如观光车、缆车、索道一般,价格会高于日常交通费。
未来的城市里会出现空铁吗?在翟婉明看来,空铁是大中城市发展综合立体交通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对于城市交通繁忙路段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旅游景点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数读】
2016年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
●2016年,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246.2亿元、增长41%,技改投资1956亿元、增长38.7%,两大投资指标增速均为副省级城市第一。
●2016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4900亿元,整车产量达到115万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58%。
●2016年,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军民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全年组织实施创新项目578个,新增国家级创新型示范企业1户,新增企业技术中心166户。
●2016年,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846户,其中新增339户,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2%,占全市GDP比重达48.3%。
2017年
●2017年,成都市计划完成工业投资2850亿元、力争实现3000亿元,增长30%以上。
●2017年,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
来源:成都晚报4月19日04版 http://www.cdwb.com.cn/html/2017-04/19/content_2363052.htm